第1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爸老媽姐姐姐夫和小睿睿送到東海,韓博小兩口同第一次來思崗的老李總和李媽回bj,該工作的繼續工作,該學習的繼續學習。
複試果然與推免的研究生一樣不用參加。
人生中的第二位導師徐教授四十多歲,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要教學又有科研專案,非常忙。
之前帶過的研究生全是往醫學和生物製藥方向發展,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位醫學家,對這個“半路出家”、目標明確、一心想往法庭科學方向發展的警察學生,實在沒什麼好指導的。
簡單介紹了一下實驗室的情況,列出一份長長的人類基因組學方面的文獻清單,讓韓博這個警察學生“自學成才”,不懂的地方讓去問幾位“師兄”和“師姐”。
不用參與導師的科研專案,不用當助教,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可以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將來只要有一篇高質量論文就能畢業。
韓博不認為導師“不負責任”,反而喜歡導師這麼安排。
去公大授課,來北大做實驗,去二所實習觀摩,去人民警官大學查閱外文資料。妻子出國參加展會或去東廣參加廣交會就請幾天假,利用她不在的時間去搞搞傳銷。
有三年時間可以“揮霍”,三年不夠四年,什麼時候拿到學位什麼時候畢業。
學費單位出的,不光有工資還有補助。看上去工作學習很緊張,其實比考研時不知輕鬆多少倍。跟當派出所長時相比,簡直過得是神仙日子。
自己日子好過,不等於所有人好過。
先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緊接著發大水,從6月中旬開始,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來水和潮汛共同影響,江省沿江潮位全線超過警戒水位。
外洪內澇,幾千萬人受災,幾十萬解放軍官兵開赴抗洪前線,據說已經死了好多人。平時不看新聞,現在不能不看,一回家就開啟電視,一邊看電視一邊打電話問。
丈夫老家在長江流域,絲河鎮有好多親戚朋友,李曉蕾同樣關心,一回來便急切地問:“老公,咱家有沒有被淹?”
長江兩岸是外洪,思崗是內澇。
韓博放下電話,憂心忡忡說:“暫時沒有,不過水位很高,而且還在下雨。小河往大河排,大河往西邊的柳下河和東邊的港榆河排,沿線不知道多少抽口往外排,柳下河、港榆河根本來不及往長江排,現在成了‘懸河’,成了地上河。”
絲河鎮在港榆河邊上,李曉蕾去過,想到那條土堤,追問道:“水位有多高。”
“五姑說有十幾米,比大堤下面的房頂高。黨員幹部全守在河堤上,二十四小時值班,哪兒漏堵哪兒。”
“良莊呢,良莊在柳下河邊上,跟絲河一樣危險!”
“比絲河危險。”
多災多難,韓博長嘆了一口氣,凝重說:“柳下河是主航道,流經那麼多區縣,兩邊全在往柳下河排。王燕說水已經快跟大堤平齊了,河面從50多米變成100多米,前天發現幾個地方滲漏,幸好及時控制住,如果沒控制住導致潰壩,良莊就完了。
對了,盧書記臨危受命,現在是思崗縣柳下河防汛抗澇總指揮,指揮部設在工業園區警務室,就在柳下河大橋下面。周邊幾個鄉鎮的黨員幹部、民兵和良莊分局民警、聯防隊員全歸他指揮,正在組織人力物力加固加高大堤。”(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五章 博採眾長
外洪內澇,嚴重威脅到家鄉和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光著急是沒用的,回去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會給戰鬥在抗洪一線的老領導和老同事添亂。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唯一能做的只有響應號召,給損失慘重甚至無家可歸的災區人民捐款。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