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鐵坊(第2/2頁)
章節報錯
名劍層出不窮。
楊崢只知道一個道理,想要高品質的鋼鐵,必須提高煉爐的溫度以分離鐵和渣,讓碳快速滲入。
忙了一整晚,楊崢一步步的來,先將煉爐改造,又增加了兩架橐龠,然後檢查木炭。
眾人齊心協力,到凌晨雞鳴的時候,終於又得到一塊青黑色的鐵錠。
硬度和韌性都得到了極高的提升,品相不錯,勉強夠用。
以目前的條件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樊鐵夫、許異、張孟兆、薛元祖,你們四人現在是鐵坊主事,胡人鐵匠和礦山都歸你們管,在這塊鐵的基礎上,每提升一次,或者產量增加,我賞你們百斛糧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有了激勵就有了動力。
四個鐵匠大喜。
漢五銖錢本來是一個成熟的金融體系,信用又高。
但董卓把持朝政之後,為了掠奪民間財富,收取五銖錢重新鑄造小錢,能怎麼偷工減料就怎麼來,既不鑄字,也無輪廓。
兩漢盛行了三百多年的金融體系瞬間崩塌。
吳蜀都鑄造大錢掠奪民間財富。
反倒是曹魏死守“五銖錢”,但民間五銖錢不多,金銀帛糧食成了貨幣。
楊崢手上能拿出來的也只有糧食。
不過要達到量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之後幾天,楊崢一直呆在鐵坊,將人手分為燒爐、鍛打、淬火、雜物四組。
胡人鐵匠中不乏能手。
只不過一直沒入門,有了風箱和木炭,一些人就開了竅。
鐵坊中熱火朝天。
楊崢為他們提供食物,肉湯,在生活上儘量滿足他們。
半個月過去,二十把量產的環首刀出爐。
刀身青黑,品相不錯,比軍中制式環首刀強上不少。
產量實在有些低。
想滿足軍中用度大大不夠。
不過矛鋒有三百多把,讓楊崢略感安慰。
甲冑只能慢慢來了。
幸虧俄何燒戈的運輸隊長乾的不錯,明月峽一戰,收繳了一千多付蜀甲和各種軍械。
鐵坊的事告一段落,楊崢回到枹罕,已經進入三月下旬。
忙碌起來,不知道日月飛轉。
西北的冰雪已經消融,春耕即將開始。
如今枹罕不缺人,也不缺地,糧食在這時代就是生命線。
有了糧食就能招撫更多的羌人。
楊崢自然不敢輕忽。
黃河之南,灕水兩側,民營全部上陣。
無論羌漢賨氐,全都投入土地之上,頗為融洽。
共同勞動自然能培養出感情。
周煜這個民營統制當的不錯,在楊崢出征明月峽、積石山時,把枹罕城打理的井井有條。
比起衝鋒陷陣,也可能他的長處更多的在管理之上。
西河大營有張特,積石山有姜伐野,枹罕有周煜。
三地在西北構成一個鐵三角。
楊崢的基本盤算是搭建完成了。
即便日後曹魏劇變,楊崢也能從容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