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慣用的352戰術,拉爾森和薩頓擔綱雙前鋒,彼得羅夫打後腰,這名保加利亞人也是凱爾特人本賽季的組織核心。
穆里尼奧的戰術也依舊是433,前鋒是德羅巴,兩名邊鋒是羅本跟赫萊布,前腰卡卡,雙後腰是小儒尼尼奧和埃辛,後防線從左到右是埃弗拉、特里、柯蒂斯和菲利普·拉姆,門將是切赫。
穆里尼奧的戰術就是要用兩條邊路撕開凱爾特人的後防線,因為3後衛戰術對後場空間的佔領並不十分有利,這也是為什麼這種戰術會被4後衛戰術所取代。
本賽季奧尼爾是用兩名邊前衛後撤來保護防線,所以也可以說是5後衛戰術。再加上兩名後腰,總共有7名球員參與防守,這使得凱爾特人隊在盃賽中走得很穩當。
可是紅叛軍也不賴,主場4:0幹掉拉齊奧的那一場比賽被譽為是本賽季聯盟杯中最為經典的一場比賽,紅叛軍的攻擊力肯定也是凱爾特人所忌憚的。
跟足總盃決賽一樣,這又是一場矛跟盾的較量,但紅叛軍這次是矛,凱爾特人是盾!
311 再奪三冠王
從上半場第1分鐘離開教練席。奧尼爾就再也沒有回去,他就在場邊靜靜的站著。
遠處的穆里尼奧依舊雙手插袋,卓立在場邊,跟看起來年輕的奧尼爾相比,穆里尼奧的髮色斑駁,年紀看起來更大,可實際上他要比奧尼爾更加年輕。
場上的局勢牢牢的控制在紅叛軍的手上,小儒尼尼奧在中場的組織一如既往的穩健,魔幻四重奏的攻擊力一如既往的犀利,奧尼爾的球隊雖然立足於防守反擊,但卻沒能抵擋住紅叛軍如潮的攻勢。
上半場第21分鐘,紅叛軍就由赫萊布率先取得進球,德羅巴接小儒尼尼奧的後場長傳,頭球擺渡到禁區,赫萊布拍馬殺到破門得分。
之後紅叛軍打得更加耐心,一直利用德羅巴這一個前場的橋頭堡,兩條邊路頻頻衝擊凱爾特人的後防線,這讓奧尼爾的球隊疲於奔命,他們發現,紅叛軍的前場四名球員的個人能力實在太出色了,再加上配合默契。真的很難盯防。
尤其是在領先之後,紅叛軍球員的心態更放鬆,打得更有耐性,使得場上的局勢始終壓制著凱爾特人隊,就算奧尼爾頻頻進行調整,可卻依然沒法動搖紅叛軍的優勢。
這支球隊不怕身體對抗,小範圍內的技術很細,相對於粗枝大葉的凱爾特人來說,紅叛軍可以很輕易的掌握控球權。
別的不說,就只要看看兩支球隊的組織核心,彼得羅夫跟小儒尼尼奧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兩支球隊在技術方面的距離。
紅叛軍的球員在場上跑得很頻繁,傳接球速度很快,準確率很高,哪怕面對凱爾特人的頑強防守,他們依然可以很自信的傳接球,反觀凱爾特人,在紅叛軍的就地反搶下,失誤頻頻。
如果不是奧尼爾在丟球后,要求球員把陣型回縮的話,恐怕還要再丟!
…………
…………
“凱爾特人面對紅叛軍的控制球打法,顯然很無可奈何,他們或許可以透過頻頻犯規,但是小儒尼尼奧在定位球上的造詣,已經兩次讓凱爾特人驚出一身冷汗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不敢再在本方區域輕易犯規!”
“這就好像是一道緊箍咒。你不敢犯規,紅叛軍的傳接球就更流暢,你想要限制住他們就更難,所以凱爾特人只能被壓著打!”解說嘉賓笑道。
“在英格蘭,很難看到象紅叛軍這種控制型的打法,印象中恐怕也就只有阿森納,但是紅叛軍的戰術要比阿森納更具侵略性,更直接更致命,而且比賽節奏更快。”
“是的,我看了阿森納跟紅叛軍的那場足總盃決賽,當時紅叛軍打的是防守反擊,但是他們的反擊非常的犀利,抓著阿森納的漏洞一頓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