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個收購點。

有人把繭賣給販子,一樣有人不相信販子把繭賣給收購站。這裡給現錢,錢拿到手,心裡才踏實。

設在東光村的收購點人最多,秩序混亂。

再次提醒了一番,請負責東光收購點的曹副站長安排兩個人出來維持秩序,上車準備去下一個收購點,對講機突然響了。

“洞么洞么,我是洞兩,新庵販子在柳南四組開秤,28一公斤,現金收購,不折秤。”

等會再抓老百姓能多賺點幸苦錢,涉案金額也會水漲船高,韓博同周正發對視一眼,神情篤定地說:“洞么收到,洞么收到,盯死他,等他收完再動手。”

“洞兩明白,洞兩明白。”

小單幹得不錯,巡視完第三個收購點,回到人滿為患的警務室,訊息接二連三反饋過來,全鄉十九個行政村居然有23個販子在收,有的用船,有的用卡車。有的給現金,大多打欠條。

各行動分隊隊長全在會議室待命,得知良莊鮮繭實際數量有可能超過13萬公斤,絲綢公司王經理親自來了,坐在會議桌邊不斷給剛剛趕來的老盧、焦鄉長說好話。

“小韓,幾個收購點怎麼樣?”

“報告盧書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的蠶農不少,視窗全開了,隊伍最長的排一百多米。”

想到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韓博又補充道:“王經理,宋經理,下次收購絲綢公司能不能同銀行或信用社合作,不要給現金,直接給存摺,萬一丟了,老百姓還能去掛失。”

“小韓這個主意不錯,王經理,你們應該考慮考慮。”

“外地有這麼辦的,我們也考慮過,關鍵其它鄉鎮辦事跟盧書記你不一樣,老百姓拿白條拿怕了,連銀行存摺都不相信。”

良莊從來不給老百姓打白條。

絲綢系統有錢,不存在這個問題,主要是糧食系統。

購糧款是糧食局統一安排的,糧站沒錢,老盧不許給老百姓打白條,動員老百姓把糧賣新庵去,收購任務完成不了,他老伴在糧站上班,幾年不敢去縣裡開會,一去就要挨批。

王經理說了一句實話,正好恭維到老盧心坎上去了,大手一揮:“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從明年春繭開始,給存摺,我們良莊群眾不會有意見。”

“行,我們就按盧書記的指示辦。”

同樣正科級,王經理把姿態放得很低。論資格,全縣能在老盧面前擺老資格的幹部真不多。

人太多,食堂做飯做不過來。

王治綱讓集市的包子店加工好多包子,傍晚就送過來了,熱幾籠發幾籠,十二點整,參戰人員吃飽喝足,全部上車,準備行動。

小單傳來訊息,柳中村已經收差不多了,販子正在裝車準備走。

韓博再次看看時間,抬頭道:“盧書記,您下命令吧。”

“行動,先去鄉政府接人。”

“是!”

老盧一聲令下,參戰人員傾巢而出,一輛輛警車、麵包車、卡車快速駛出警務室大院,先去鄉政府接上各村幹部,按照預案直奔各村。

良莊說小不小,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說大也不大。

韓博親自帶領一個分隊,在聯防隊員指引下不到十分鐘便抵達柳中村。

秘密收購實在算不上秘密,就在柳中五組的小商店門口。

商店老闆跟販子是親戚,不給現金,賣完再給錢,沒親戚擔保這生意做不成。

門口燈火通明,賣完繭的村民回家了,幾個人正在往卡車上蓋油布綁繩子。蠶繭輕,體積大,一車運不走,要來回好幾趟,大多蠶繭暫時存放在親戚家,商店裡,商店隔壁的房間全是裝滿繭的編織袋。

一輛警車突然開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