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在他前面也好……
心思這麼一定,她更加淡然了。
進宴前,皇后派人賞了壽禮。即便她生了個好兒子,皇帝日漸給予她尊榮,熹妃在眾人面前也不得不領賞謝恩。
緊接著,黯然避居鍾粹宮的齊妃也送來了賀禮。同是妃子品級,熹妃也不得不答謝。
皇帝的嬪妃真的挺少的,皇后之下皇貴妃年氏已逝,貴妃位空置,妃位只齊妃熹妃兩人,嬪位只裕嬪懋嬪氏兩人,貴人只武氏安氏兩人,常在有郭氏張氏兩人。以上為潛邸就侍奉的老人,而新選進宮的,只有被封了海貴人的尹氏和封了答應的蘇氏。
雲珠不著痕跡地打量著這些女人,覺得無論是皇后烏喇那拉氏或是熹妃鈕祜祿氏、裕嬪耿氏甚至是黯然避居鍾粹宮的齊妃,都不是簡單的女人,內宅中的恩怨爭鬥走到現在,有時運的偏幫有機緣的巧合,但更多的是她們的性格中的精明、軟弱使得她們或退讓或取捨地得到現在的成果。
熹妃固然隱忍,不露聲色,裕嬪固然選擇了站在熹妃身邊,可眼見她斂去光華恭謝皇后的賞賜眼底也不是沒有譏諷,武氏就更妙了,時不時地在她們之間暗諷挑撥兩句,卻又一副清靜自守規避麻煩的模樣……
至於懋嬪宋氏卻跟她在鍾粹宮見到的齊妃李氏差不多了,年老色衰,無愛無寵,無兒無女,哀莫大於心死,是沒半點鮮活之氣了。
只有新人,還蓄勢待發。
要給熹妃添堵,除了身份地位,就只有新人跟皇帝的子嗣了,自己要不要出手呢?嗯,皇帝身體漸漸康健,除了後來的謙嬪劉氏會給他生下皇十子弘瞻,說不定還真會再出幾個皇子來的……呵呵,如果又有滿人血統的嬪妃皇子出現,熹妃要怎麼辦呢?
雲珠覺得自己有些唯恐天下不亂了。不過就算她們出現,也對弘曆產生不了威脅,只會令他更用功更誠惶誠恐地辦差,有壓力才有動力嘛,至於熹妃,有宮鬥有宮務忙著,想必不會太關心兒子後宅的,就算關心也沒精力管。
筵宴開始前五阿哥弘晝跟八阿哥福惠帶著壽禮過來恭賀。
熹妃很是和藹地讓他們起來,拉著弘晝說了一會兒話,弘晝養在她跟前好幾年,只要他不跟弘曆爭帝位,她對他還是很疼愛的,笑笑罵罵,對他比對弘曆還親近。
被冷在一旁的福惠對這種母慈子孝的情景倒不怎麼羨慕,乖巧地站在一旁,蒼白的小臉和單薄的身子讓人見了心生憐惜,卻無上人前與他說話。武氏心想,年氏好不容易保下的這個兒子自她死後便成了無枝可依的雛鳥,也不知能不能活到成年,跟自己一樣,是個可憐人……
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這皇宮,可憐人何其多,誰也沒辦法掙開這桎梏……誰又真有那菩薩心腸多管閒事?她跟年氏,早年為了爭寵相互下絆子、陷害、為難的事也沒少做。
再者,皇八子福惠身份高,除了皇后哪個嬪妃有資格管教他?!
也不是沒有嬪妃打過這個主意,只是權衡了一番後還是放棄。以他三天兩頭生病的身子只怕活不到成年,還可能得罪皇后跟熹妃,太划不來了。
只是皇帝的嬪妃可以對他無視,雲珠卻不行。只不過是個身體弱年紀小的阿哥,對弘曆沒有一絲威脅,關愛他只會讓皇帝覺得她友愛手足,而如果跟其她人一樣輕忽無視,那就不是嬪妃們的避嫌而是她冷漠、勢利、無情了。
“八弟。”雲珠給福惠端來了點心和熱湯,見他瞧見自己時露出小小的笑容,心中微動,“來,先喝點熱湯吃塊點心,剛從上書房回來麼?”
福惠搖了搖頭,喝了口湯,入口鮮美,滑入胸腹暖暖的:“阿瑪讓我這陣子不用每天早早去上書房讀書,在屋裡完成老師佈置的功課就好。”
“天氣也冷了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