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就全部是陸士畢業了。到了後來還形成了一個陸士畢業成績不在前20%之內的人沒有報考資格的規矩。
海軍大學校則是在1888年海兵校從東京搬到廣島以後在原海兵的校址上辦的。也是招收海兵畢業生,不過軍銜得是大尉或少佐,比陸大高了一級。海大從一開始的培養目標就是海軍高階將領,不像陸大那麼定位在一個怪怪的“參謀”上。這是因為參謀在日本海軍沒有像陸軍那麼佔了一個特殊的位置,海軍的指揮權在艦隊司令長官手裡,參謀只是出謀劃策,沒有什麼非要海軍大學校學歷的規定,當然其實到最後擔任各艦隊參謀的也都是海大畢業生。
本來的培養目標是參謀人才的陸軍大學校畢業生到後來壟斷了所有陸軍核心位置,無將不是陸大出。海軍還能找出幾個不是海大畢業的將軍,比如海兵四十期,吊床號20,最後擔任軍令部次長,發明了“神風特攻”的大西瀧治郎中將就兩次(也有說三次的)報考海大失敗,但因為接觸航空較早,在霞浦航空隊擔任教官時受到隊長山本五十六的青睞,也混了出來,再有就是日本海軍的名參謀、協助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中全殲沙俄海軍的秋山真之。秋山真之的情況又有點不同,海軍大學校校長坂本俊篤出訪美國時遇到正在美國留學的秋山真之少佐,勸他回國參加海大的考試,秋山真之的回答是:“誰來當我的教官?”——秋山真之當時的導師是美國海軍學院院長阿爾弗雷德?馬漢。所以秋山回國以後不是當學生而是直接擔任海大教官。
和陸士海兵主要進行的軍官素質教育不同,陸大海大應該進行的將帥教育有很大問題。陸大從一開始就只重視戰術戰略,而海大則過分重視兵器的技術問題,兩者都沒有進行戰爭學的研究和教育,這種重大缺陷在1931年以後的事態發展中逐步表現出來,在給亞洲和環太平洋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的最後也造成了日本帝國的覆滅。
現在網上經常能看到某某人為“日本陸大畢業生”的說法,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日本陸大的入學資格首先就要是日本陸軍現役中尉或大尉軍官加上聯隊長推薦,陸大沒有外國留學生。外國軍人有可能作為旁聽生聽過課,但沒有成為正式學員的例子。
陸軍在陸士之前還有個“陸軍幼年學校”,也很有歷史。在大阪兵學寮時代就有一個叫做“幼年學舍”的附屬機構,兵學寮改稱陸軍士官學校以後幼年學舍也改稱“陸軍幼年學校”,除了東京的陸軍中央幼年學校以外,在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這五個原鎮臺所在地還有陸軍地方幼年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在地方幼年學校學習三年後集中到中央幼年學校再學習兩年以後免試直升陸軍士官學校。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戰前日本的軍事教育體系(6)
1928年以後中央陸軍幼年學校改名為陸軍士官學校預科,而陸軍士官學校也改名為陸軍士官學校本科。陸軍幼年學校是研究日本軍國主義化過程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存在,被送上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陸軍甲級戰犯們幾乎全部是從幼年學校出來的。陸幼→陸士→陸大,就構成了日本陸軍出人頭地的一條標準通道,而經過這條通道出來的所謂精英將領們則除了軍事知識以外對社會一無所知,除了蠢動之外不會做其他動作。
而日本海軍沒有這種貽害無窮的幼年學校。
像陸士、海兵這種直接培養軍官的學校在日本軍制中被稱為“補充學校”,因為是直接對軍官人員補充。這種主要的補充學校陸軍除陸士以外還有培養軍需後勤軍官的陸軍經理學校和培養憲兵的陸軍憲兵學校以及培養軍醫和獸醫的陸軍軍醫學校和陸軍獸醫學校等,海軍則有是海軍經理學校和培養輪機部門軍官的海軍機關學校以及海軍軍醫學校等等。
除了陸士和海兵之外,這些補充學校中沒有作戰學校,而海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