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卡下葬時,巴黎的薇娥麗卡正在那張“像劇院裡的舞臺”的大床上與男朋友Zuo愛。 身體在死,影子在生,或者影子在死,身體在生。 基斯洛夫斯基採取互動主體的電影敘事視角,來切入同一個身體的下葬和Zuo愛。克拉科夫的薇娥麗卡下葬的場景用的是主觀仰視鏡頭:躺在墓|穴中的薇娥麗卡用乾澀的雙眼看著一鍬鍬泥土覆蓋在自己身上——我的身體正在被埋葬;巴黎的薇娥麗卡Zuo愛的場景用的是主觀俯視鏡頭,躺在那張大床上的薇娥麗卡微閉著溼潤的雙眼,潛心感受一陣陣性感滋潤的蔓延——我的身體正在進入生機的高潮。下葬泥土下落的乾澀沙沙聲與肌膚之歡中性感滋潤的溼潤呻吟準時切換,兩個主觀鏡頭聯結了薇娥麗卡的兩個身體感覺,基斯洛夫斯基充滿質感地切入同一個身體對自身的死感。 下葬與Zuo愛連線的是生與死、性感與死感的迎面相撞,兩個生存的本然對手的迎面相逢。 在某種意義上說,現代性倫理思想是從探討個體體知自己的死感的可能性開始的。然而,儘管有不少大思想家為此費了好多腦筋,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結果是不了了之。據有的大思想家說,一個人只能透過預感自己的死或體察別人的死來感知自己的死;有的大思想家則說,一個人的在世處身情緒,就包含著對自己的死的感知。但預感自己的死——即便陀思妥耶夫斯基臨刑預感的死——也還不是體知自己的已死。生感與死感不可能完全重迭,不可能在同一個時間中共在。一個人怎麼可能體會到自己的已死?我所能體會到的至多是我在屬於自己的個體生命時間中的向死(西美爾)或在死(海德格爾),不可能是我自己的已死。只有我自己的身體才能體知自己的已死,而我已死的身體並沒有體知這回事,我的身體感覺不可能是一個對已死的身體的感覺,因為已死的身體根本就沒有感覺。伊壁鳩魯的一句話令迄今的大思想家們在一個人如何體知自己的死感這一關鍵問題上無法移動半步:“死對於我們無干,因為凡是消散了的都沒有感覺,而凡無感覺的就是與我們無干的。” 透過體察別人的死來體知自己的死,就更隔了一層。至於說一個人的在世處身情緒本身就包含著對自己的死的感知,這種說法不可謂不高明,可是,個體化的處身情緒中的死感畢竟不是純粹的已死感,而只不過是對自己的在死情狀有所了悟的生感。 為什麼現代的大思想家們非要想搞清楚可能根本沒有可能搞清楚的屬己的死感?按伊壁鳩魯的那句話,自己的死感簡直就是方的圓一類的語片語合。 現代人產生要直接瞭解自己的已死的願望,是由於現代人的靈魂已經身體化—— 現代人的靈魂是自己身體的靈魂。在從前的人的生活感覺中,對自己的死並不是 那麼身體化地敏感,因為個體的靈魂不在個體身上,或者說不在自己身體的靈魂 。從前的人的靈魂要麼是智慧理性化的,要麼是受宗法習俗支配的,總之是由超 個體的觀念來支配的。個人靈魂的這種非身體化,正是為了抑制個人的身體感覺 ,讓人的身體感覺不要過於敏感。伊壁鳩魯甚至勸人有一種感覺的理性,它可以 調節各種身體感覺,使之不要過於敏感:“理性使我們如此完備地得到生命所能 得到的一切快樂,以致我們沒有必要把永恆納入我們的慾望之中。” 無論是由智慧理性化的觀念還是由宗法習俗的觀念來支配生命感覺,個體的死亡感覺都被非身體化了。個體生命的死與某個超個體的不死觀念聯結在一起,個體的死是超個體的宇宙、歷史、天國、家族用來縫合個體偶在裂縫的針線。在宗法習俗的生命感覺中,個體自己身體的死因宗教的來世承諾(天堂、輪迴)而變得輕省——一個人的身體有一個由另一個世界的宏偉設想或超然想象來負擔的死後生活,以至於人們覺得,死後的生命更為美好。佛教的涅槃、道教的歸化、基督教的昇天就是這樣的宏偉設想和超然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