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願意,隨便帶什麼人都可以!”
一聽見這話,張允文臉上頓時露出笑意:“那敢情好!”
這時候,李世民肅聲道:“不過允文啊,你且說說,你要多久才會給朕一個答案呢?”
張允文沉默片刻,說道:“只要陛下能全力支援,最三兩年,最少一年便可以看到成果!”
“好!”李世民撫掌道,“朕會給你全力支援的!不要怕,放手去做便是!”
第四百五十九章 蒐羅人才
如今大唐三都之中,最常用的便是東都和西都,李世民每年都會在東都洛陽呆上一段時間,長則兩月,短則半月。至於北都太原,則要少上許多。
所以,洛陽城內了除了有皇家行宮之外,也設有各級府衙,三省六部等機構衙門。李世民來洛陽之時,這些衙門便被隨同而來的官員使用,李世民在長安之時,則是留人看守。當然,洛陽城亦有實職,如御史臺、將作監等一些事務部門,在洛陽都設有完整的人員編制,為了和長安的事務部門相區別,往往在前面冠上“東都”、“東京”或“都”的字樣。如東都將作監,東都御史臺等。
而東都牧作為從二品高官,在某種程度上說,其所理之事,尚不及洛陽府尹,起到的是一個坐鎮洛陽的作用。比如屈突通,便曾經擔任過洛陽牧一職,坐鎮洛陽數載。
李世民讓張允文擔任洛陽牧,是為了讓張允文在洛陽一地試驗一下增加商稅的辦法,怎麼可能讓他擔任一個閒職,所以,李世民將隨身佩劍賜予張允文,並賜下調兵魚符,令洛陽府尹及諸部門,盡歸其節制,河南河北按察使,皆歸其管轄。也就是說,整個都畿道,甚至整個山東,就數張允文的權力最大。
面對這等權力,張允文卻是心頭一重,這權力越大,自己也就要做出更好的成績來,方能對得起這份權力,對得起李世民的希望。
當張允文即將出任東都牧的訊息傳遍長安時,不少人懷疑張允文因為什麼事得罪了李世民,所以才被髮配到洛陽去,可是,當李世民在大殿之上賜下張允文佩劍魚符,並且讓整個都畿道和河南河北道按察使皆遵張允文號令之時,那些懷疑的人頓時啞口無言。
接著,李世民又調了一批年輕的官員前往洛陽城,換下來一大批洛陽官吏,包括洛陽府尹、司馬在內。於是,幾乎天下人都知道,李世民將有事於洛陽。
不過張允文此時卻還是在為那官吏之事煩惱著。倒不是他對那些已經赴任的官員不滿意,而是他自己身為東都牧,若是連一個能很好理解自己意思並堅定不移的予以執行的官吏都沒有,恐怕以後在洛陽之時,將會極不順手。
而自己對官吏的要求頗高,在長安恐怕也找不出多少個讓自己滿意的官員來。
首先,若是寒族出身那是最好,若不是寒族出身,也要不對自己加徵世家商稅之事有太大牴觸。其次,要是精明能幹的官吏,不要那些碌碌無為,嘴上卻掛著“黃老之治”的官吏。最後,官員最好是年輕人,若不是,也要能夠接受新思想,不受傳統束縛。
所以,雖然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宣佈了張允文任洛陽牧的訊息,然而,過了近五日,張允文依舊沒有動身的跡象。
在張允文家中,大包小包的行李已經收拾好,隨時可以套上馬車,往洛陽而去了。李宇等人聽到張允文說自己將出任東都牧時,不由個個面帶興奮之色。畢竟這些女人自從嫁給張允文之後,便很少出長安,最多也是在長安的範圍內打轉。如今要去洛陽,他們心頭自然高興得緊。
此次去洛陽,除了李宇支柔王妍三人之外,還有張琰張徹以及李宇的丫鬟蕊兒。至於梅香,此刻總攬張家內院大小事務,不得不遺憾的留在長安。為此,梅香還悶悶不樂好幾日。
當聽說張允文因為找不到能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