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新皇繼位後為了自圓其說,一次次對外重申他是嫡子。嫡子又如何?二皇子不照樣是嫡子?同是皇家血脈,淮王還是嫡長子呢,現在卻成了朝廷眼中的反賊。

閔少頃沉默片刻,然後看著遠處道:“南林離這裡不遠,前日朝廷的指令應該就會到南林,怎的還不見他們來援救?”

馬峰苦笑道:“閔太守還真等著朝廷所謂的援軍?現在是非常時期,沒有郡守或是縣尉在節制兵權時會拿自己城池的安危來冒這險。他們是文臣,不是武將,考慮的首先是他們自己的安危,就好像我們徐州城的那些文官一樣。”

閔少頃道:“南林的劉太守,應該並非這樣的人,其他的城不派援軍也就算了,劉太守……他應該會來。”

馬峰嘆口氣,看起來閔少頃還是對朝廷以及他的那些同僚抱有希望,他知道閔少頃和劉太守的關係很好,以前還曾是同窗好友。現在正值一地危難,說不定那劉太守早就私通了淮王,誰還會在意他這個同窗的死活。

“閔太守,還是降了,別無他法。”馬峰再次苦口婆心勸了一句,“過了今天,也許明天城破了就不再有機會,嫂子和閔氏家族的命運也掌握在你手裡。”

作為家族中的代表,不但要考慮自己的安危,更要顧及自己家族未來的前途。

這正是這些從世家出來的子弟所要顧慮的。(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州之戰(下)

徐州之戰延續到第十三天,戰火卻好像停了。

沒有援軍,圍城的淮軍似乎也不想再做過多的損耗,閔少頃帶著守城的軍將巡查過各處的城防之後發現,淮軍後撤了五里駐紮,且將圍成的西、北兩側空出,難道他們是想誘徐州守軍來一次反擊?

淮軍暫撤,對徐州的大小官吏以及平常百姓來說是件好事,很多大的家族已經在準備舉家往淮北更北的一代遷徙,如果朝廷和淮軍在徐州這樣的城市再打下去,不但守軍會徵調人丁和錢糧,城破之後淮軍也難保不會展開搶掠,對一些豪門大戶來說,人丁和錢糧都是家族發展下去的後盾,損失不起。

不但豪門大戶想遷走,連普通百姓也準備棄家做流民。

淮地的百姓已經有幾十年未經過戰亂,在戰火之下,鄉土情結已不是那般重要,更重要的是小命,命都沒了,其他都是空談。徐州被圍攻之時城裡的百姓每天都在擔驚受怕,現在有機會遷走,他們也在迫不及待收拾家當。

閔少頃在得知這訊息後,第一反應是,不能讓徐州城成為空城。

於是他馬上下令,徐州各城門在戰事結束之前不得開啟,若有軍民百姓想離城者,格殺勿論!

守軍和百姓之間的矛盾瞬間激化,閔少頃也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閔少頃已經不在乎百姓如何看待他,他所考慮的是朝廷,以及徐州城的安危。如果百姓會受苦。他早就降了淮王。現在就是想投降。淮軍也未必會給他這機會。

在派出探子檢視過西、北兩側之後,才發現淮軍並未在這兩側設伏,而東、南側的淮軍也在逐漸後退,似要往江水邊撤退。閔少頃本能地感覺到,是朝廷援救的大軍來了。

他顯然高興的太早了。

在圍城戰的第十五天,他終於得到了確切的訊息。淮軍罷兵了,不打仗了,好像要跟朝廷和談。

這令閔少頃大為震驚。淮王磨刀霍霍想要一舉得到天下,會這般輕易就罷手?

在過一兩日,有更新的訊息傳來,原來淮王的世子敏郡主被朝廷擒為人質,而淮王派出使節,向朝廷提出想以江北所佔領的三郡十六城來換取敏郡主的自由,淮王同時表示會謹遵新皇的御旨,以後守在淮地不再作亂。

朝廷也同意了,準備派兵過來重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