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顏老爹生病的時候,幾乎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實在拿不出一百貫。李棟曾經敲詐黃掌櫃三千貫錢,還放在東廂房內。她便為難地說:“這個珠子一千兩白銀也值。給你一百貫實在委屈了這無價之寶,戰亂剛剛結束。誰知道還會不會有更大的災難在後面,所以這一百貫當鋪也不能出。你要是實在沒有錢用。可以拿其他的東西抵押。”

顏如玉的意思其實是說,你要一百貫的價格太高了,我們當鋪不願意出。你再拿些低價格的東西,或是這個東西再便宜一些,我們便收了。

那人聽了以後連連擺手說道:“實不相瞞,我的所有值錢東西全遭到洗劫,身無長物,只有這珠子了。如果貴當鋪覺得一百貫還高的話,那就抵押五十貫,不能再少了。”

客人主動降價,這是天大的好事,看來他真是缺錢花。既然這樣,自己也不能太黑了,便說:“五十貫呢,真的太低了,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要不這樣,我給你八十貫,你拿去先救急。等將來有錢了,再回來贖回,當鋪只當是替你保管一段時間。”

那人面露難色,考慮了一會兒,便答應下來。

顏如玉掩飾著內心強烈的跳動,回到後院拿來八十貫,交給那人。雙方簽了契約,說明一到三年內一定回來贖回,贖回的時候作價白銀二百兩。之後那人揹著八十貫錢,高高興興的走了。

那人走後,又來了一個人,這人聽口音也不是本地人。這人拿著一方硯臺,說是漢朝時期司馬相如曾經用過的古物。顏如玉當然聽說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了,知道司馬相如乃是一個大人物,他用過的東西一直為文人雅士所喜歡。洛陽是大隋的東都,許多文官和大學士都住在城內,如果這樣的東西賣出去,一定會賺到大價錢。

那外鄉人的硯臺少說也值一百貫錢,卻只抵押十貫錢,這次顏如玉沒有和他搞價還價,利索地拿出十貫錢給了他。

整整一天,濟民當鋪的客人絡繹不絕,都是拿著十分值錢的東西還抵押,只要仨核桃倆棗的價格,簽了契約拿了錢轉身走人。

一天的生意太順利了,在一天時間內,幾乎賺下了過去一年也沒有的收入。妹妹顏青玉一直置身事外,心裡明鏡似的,卻笑而不答。看著姐姐顏如玉笑逐顏開,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也和姐姐一樣的高興。

過了幾天,店鋪裡的人慢慢變少了,熱鬧的這幾天,顏如玉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難得的清閒下來,便把這幾天和客人簽下來的契約拿出來仔細看一看。發現有一個玉笏當抵押三天時間,價值是二十貫錢。如今三天已經過去,他還沒有回來贖回,按照雙方的約定,顏如玉拿到拍賣區估價三十貫錢,轉成售賣品。

下午,客人陸續陸續的不太多,有當的也有逛店尋找可賣品的。不過看到那柄玉笏都搖搖頭走掉了。那笏是朝堂之上,向皇帝稟事之事,以防自己直視皇帝用來遮擋臉面的,上面還可以寫上向皇帝稟報事情的簡要敘述。

凡是需要這類事物的,一般都是達官貴人,尋常百姓買去也用不上,白白浪費三十貫錢,因此上看的人多,卻沒有人買走。

天色慢慢晚下來時,店裡匆匆來了一人,來到店裡便指著那笏說他要了。顏如玉問了一句,為何要這東西。那人回說不日就要到洛陽皇城見皇帝,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封賞,從而踏上仕途。

顏如玉便想,反正這東西超過了期限,賣了也不算違約,便沒有細想,把笏賣掉了。

那人前腳剛走,哪知笏的主人便匆匆趕到,拿出二十貫錢,說要贖回自己的笏。

顏如玉一下子十分困窘,便好言和那人說理:“按規定三天時間內你不來,我們有權處理超期的抵押品。現在時間已經超過了,我們已經賣掉了。”

“你們當鋪怎麼這樣做生意?我說好的三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