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親筆簽名的《我的奮鬥》相贈,邀請戈培爾到慕尼黑髮表演說。戈培爾受寵若驚地記載:“我進入大廳,歡聲震耳,……我講了兩個半小時,……最後希特勒擁抱了我。”1926年2月,戈培爾在納粹黨班貝格會議上完全倒向希特勒一邊,並透過《人民觀察家報》發表與施特拉塞決裂的宣告。 1926年11月,戈培爾被任命為納粹黨柏林—勃蘭登堡區黨部書記,負責清黨和機構整編,很快就使該區的納粹黨成為強有力的組織。1927年,創辦《進攻報》併兼任主編,加強納粹宣傳工作。戈培爾設計廣告畫,出版宣傳品,組織大遊行,舉行慕尼黑啤酒店暴動紀念集會和柏林體育館大型演講會;製造元首“一貫正確”的神話,把希特勒描繪成“主宰者”,誘導人們盲目服從;將被人殺死的衝鋒隊頭目霍斯特•威塞爾生前所作的進行曲《威塞爾倒下了》作為納粹黨歌,鼓吹為納粹事業獻身。1929年,戈培爾被任命為納粹黨宣傳部部長。

第三部分戈培爾(2)

戈培爾參迦納粹集會

戈培爾的工作能力給希特勒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希特勒在1942年回顧起來仍頗有感慨:“戈培爾博士帶有言辭和才智兩件禮物,沒有這些禮物,柏林的局勢就無法控制……對戈培爾博士來說,他以言辭的真實感情贏得了柏林。” 從1928年起成為魏瑪共和國國會議員的戈培爾曾經這樣宣稱:“我們進入國會,以便我們能從其武庫中取出民主武器來武裝自己。我們應該成為國會議員,以便用魏瑪觀念來幫助我們摧毀它。”這對納粹黨的奪權策略有著重大的影響。在1930年9月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獲得640萬張選票,得到197個議席,成為僅次於社會民主黨的國會第二大黨。 1931年9月,戈培爾與對納粹極為著迷的瑪格達•匡特結婚。 在1932年總統競選活動中,戈培爾力促希特勒參加競選。戈培爾與希特勒周遊全國,頻繁發表競選演說,煽動黨徒的狂熱情緒。戈培爾調集全部人馬,開動宣傳機器,利用募集的經費,發動前所未有的宣傳運動。納粹黨在全國各地張貼100萬張彩色宣傳畫,散發800萬本小冊子和1200萬份黨報特刊,有時一天之內就有3000個動員大會,首次將電影和唱片用於總統競選活動。儘管希特勒經過兩次投票均未能當選,但獲得的選票卻翻了一番。 1933年1月,希特勒被興登堡總統任命為政府總理,奉命組閣。戈培爾欣喜若狂,迅即與希特勒“定下同赤色恐怖進行鬥爭的方針”。第三帝國很快就查封德國共產黨的60種報紙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71種報紙,強行封閉德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大樓。2月27日,戈培爾夥同戈林策劃製造“國會縱火案”,以此為藉口迫害、鎮壓德國共產黨。

第三部分戈培爾(3)

戈培爾在發表煽動性演說

1933年3月,戈培爾出任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不遺餘力地宣傳納粹內外政策,推行文化專制主義。國民教育與宣傳部主要設有下述職能部門:行政管理局,負責管理全部行政事務;宣傳局,負責組織反對共產主義、猶太人、教會或支援種族純正的宣傳運動,組織各種規模的集會;廣播局,負責從政策高度指導並監督德國廣播公司的工作;新聞局,負責每日新聞釋出和出版;對外局,負責對國外的宣傳工作以影響國外的公眾輿論;電影局,負責指導和審查影片的製作與放映。德國文化協會則隸屬該部領導,下轄美術、音樂、戲劇、文學、新聞、廣播和電影等6個協會,從事上述職業的人必須加入相關的協會,對納粹主義不熱心的人或“政治上不可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