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兩個隨便聊聊天。”為了消除這種尷尬的感覺,李恪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說道。
兩個人正在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雲兒滿頭大汗的帶著兩個小傢伙回到了涼亭。當見到李恪正和怞雲正坐在那裡閒聊,調皮的從背對怞雲的方向衝著李恪吐了吐舌頭,然後才過來給兩個人見禮。
李治和李明達見到李恪已經醒來,害怕他會責備自己,躲在雲兒的身後磨磨蹭蹭的不肯過來。李恪見狀笑著說道:“別躲了,早就看到你們了。你們還小,適當的玩耍三哥不會責怪你們的。好了,讓雲兒帶著你們去洗一洗臉,早上來的時候不是說父皇讓我陪著你們一同進宮嗎?馬上就到午時了,再不回去就吃不到飯了。”
御書房內,李恪給李世民見過禮以後,按照吩咐來到他的身邊。書案邊,李世民正在觀摩鋪在案上的一張字帖。李恪湊過去後偷偷看了一眼,赫然是前兩天教給李治和明達兩個孩子的,經過自己改過的的八榮八恥:以熱愛大唐為榮、以危害大唐為恥,
以服務百姓為榮、以背離百姓為恥,
以崇尚知識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尊師重道為榮、以欺師滅祖為恥,
李恪看後有些納悶,眼前的這個便宜老爸是怎麼知道的,而且看字型正是他親手所寫的飛白體。莫非他在派人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
李世民彷彿沒有看出他的疑問,自顧自的說道:“為德啊。朕昨日考較之時聽到他們說的,你教給他們的這八榮八恥。覺得這些話雖然簡單,但是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容易上口,即便是那些個沒有讀過書的人,也可以很容易的便記在心中。所以,朕在琢磨是不是該把這幾句話在我大唐推廣開來。你既然能夠想出這番話,想必一定是有所針對吧?不妨說出來聽聽。”
“是。兒臣當初編寫這些話的時候,想讓我大唐的百姓能有一個行為準則,考慮到我大唐的老百姓大多都不識字,如果說一些深奧的話,怕是他們難以理解更加難以記住,所以才改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話。目的就是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哪些事是對的,是我大唐極力推崇的;哪些事是不對的,是我大唐極力反對的。只有當所有的人都對這些有了認識,咱們的大唐才會強盛富足。經過兒臣在營州地方的實驗,當地百姓反應還算良好,都說這些個行為準則便於理解和記憶。只是兒臣認為要想透過這些話產生效應,應該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可能要花費的時間很長,但是具有潛移默化的意義。”
“你在營州的所作所為,朕都有所耳聞,只是有些方面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的和你聊上一聊,正好今日朕沒有什麼事情,你便把你在營州城所建立的那些軍工廠、軍校的事情都和朕說說吧。”
“是。上一次兒臣回來的時候,之所以沒有說,是因為一切都在起步階段,尚屬摸索中一切都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所以就沒有提及此事。這一次兒臣回來,便準備把這些已經基本完善的計劃向父皇提及,只不過一直沒有得到一個機會。”
李恪說到這裡,李世民吩咐人給李恪搬來一把椅子,又端來一壺茶,幾樣點心。然後吩咐他們退下,沒有他的傳喚,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近大殿,違令者斬。然後才讓李恪繼續說下去。
“其實軍工廠,現在還只是個空架子,只能生產一些弓箭、刀槍等常用軍械。至於火藥的配方,兒臣害怕會流傳出去,所以並沒有交給軍工廠去製造,而是兒臣自己親自動手配製的。剩下的,則大多還處於研發階段,距離定型並且生產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這‘研發’、‘定型’都是什麼意思?”
“研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