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拍拍凱魯厚實的背脊,轉頭問道。

“應該沒事,那條秘密小道,異教徒肯定尋不到。”菲爾答道:“我已派了一個族中弟兄回去打探,不久就會傳來回音。”

“那就好,我不希望昆達的苦境,再落到任何一位弟兄的身上。”

丹西的眼中閃動著一絲落寞。

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減少被偽軍崗哨盤查的危險,塔科繞開城市和通衢大道,儘量走鄉間小路。他飛馬狂奔,穿村過鎮,急急北上。

在一路上,塔科見識了宗教戰爭對兩盟半島帶來的嚴重破壞。

沙漠帝國挑起的這場入侵大戰,延綿廣披,燎原的戰火從城市一直燃燒到鄉間,城池崩塌,田園荒蕪,昔日富饒的半島地區變為一片危險的戰爭凶地。

數十萬聖火狂徒如洪水般在這片土地上湧過,對異教徒的仇恨和對財富美女的渴求,使得他們下手毫不留情,不論士兵民眾,不論婦孺老幼,死於其屠刀下的冤魂不計其數。

接踵而來的是投降依附沙漠帝國的偽軍,接管治安工作。這些本地叛徒雖然不再像聖火教徒那麼濫殺無辜,但征斂財物,欺壓百姓卻更為厲害,以至民間有言,剛餵飽了一群異教獅子,又跑來一群貪婪的餓狼。

隨著聖火教藉助國家政權的力量不斷傳播和擴張,民眾內部也在分化。

商業氣氛濃厚的兩盟半島,宗教信仰本就比其他地方淡薄,有相當部分的人見風使舵,屈服於強權,皈依聖火,改宗易教。另一部分堅定分子則繼續堅持原有的信仰。

兩者間的矛盾在不斷激化,而新政府自然偏袒前者,為其撐腰,致使後者的生存空間日益收縮,生活愈加困苦。

兩邊都有些按捺不住,開始訴諸武力。

堅持信仰者紛紛成立各種秘密組織,建立民間義軍,四處打擊叛教者、偽軍和聖火狂徒。

歸附聖火教的人也透過加入偽軍、建立地方治安部隊、為帝國提供情報線索等方式來消滅不識時務的對手。他們得到了帝國政府的大力扶植和支援。

顯然,如果神聖同盟的軍隊不能迅速奪回半島,任這種局勢持續下去,改宗易教的一方肯定會憑藉政府的支援取得最後勝利,從而實現艾哈邁德和休倫的第一步戰略目標──將整個半島變成聖火狂徒的樂園,變成聖教新秩序的典範之地。

這次的半島入侵大戰不同於走廊國家間的對壘廝殺,因其宗教戰爭的性質,比一般國家間的戰爭要更為血腥和殘忍。

它也不同於遊牧蠻子等未開化民族對文明國家的野蠻征服,需要先將一個國家完全廢墟化,然後吸收和採納被征服者創造出的高等級文明,最後被慢慢同化。

這是兩種不同型別、相同等級文明之間的一次大碰撞。在宗教信仰、政治結構、經濟體制、文化心理和軍事理念等諸方面,沙漠帝國都有一整套與中部大陸各國迥異,卻又發展得非常成熟的制度。文明型別的不同,令戰爭變得異乎尋常的暴烈,文明的發達程度相似,又使得沙漠帝國可以立刻將本土各項制度搬來套用,移植到兩盟半島佔領區來,推廣普及,以最快的速度重建統治秩序。他們不必擔心被同化,反而可以藉助軍事佔領和政治壓迫來實行同化。

異類文明的侵襲,中央走廊兩大新興封建制軍事帝國的殺入,幾股龐大力量的同時作用,將兩盟半島推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向左轉是走上艾哈邁德和休倫預設的軌道,經過一段時間的內部整合後,被徹底異教化。向右轉是丹西和狄龍規劃的藍圖,成為兩大封建軍事帝國的附庸,被逐漸消化吸收,最終演變為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向前則是保持其城邦民主制傳統,沿著原有的道路,繼續艱難走下去。

從目前局勢分析,最後一種結局實現的可能性最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