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認死理的小丫頭。他快步走上前去;直接如同舊日一般將其擁在懷裡;好一陣子鬆開後方才欣然笑道:“十三娘;這次得你和崔十一一塊幫我排憂解難了。”
儘管那忘情相擁不合禮數;但杜十三娘只覺得是應該的。聽到兄長這見面的第一句話;她幾乎想都不想便坦然應承道:“那是自然崔郎自從知道要到雲州來便喜不自勝;我也是一樣阿兄;我們終於能幫上你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拜相
對於小侄兒;已經有三個孩子的杜十三娘自是數不盡的喜歡。倘若不是因為她那早出生幾個月的孩子也是兒子;怕不得趁著這機會直接把兒女婚事都一塊定下來;但打定主意異日一定要讓兩個同齡表兄弟更加親近一些。至於杜士儀此後提出的前往幽州一事;她在微微蹙了蹙眉之後;便輕聲說出了一個消
“叔父閒置了這麼久;去年年末的時候;終於得了個不錯的機會。幽州長史趙含章因為看過舊文卷;又聽說此前任過幽州都督的王竣就曾賞識過叔父;所以就花了點力氣幫忙;叔父如今改任漁陽縣丞。”
漁陽縣?
出仕那麼多年;又是京兆杜氏子弟;磕磕絆絆到現在只任了一個漁陽縣丞;杜孚的仕途自然可算是荊棘遍地了。但倘若不是前年年末自己成婚的時候;杜孚奔前走後很是有些苦勞;杜士儀也不會抹平了昔日舊事;請人婉轉在吏部侍郎齊潮面前說了幾句好話。想到如今的杜孚應該不會再對杜十三娘冷漠到一絲照應都沒有;他對於妹妹此行也稍微放心了些。
“漁陽直屬幽州;而且旁邊就是靜塞軍;看起來;趙長史對叔父倒是頗為看重。”杜士儀想了想;最終輕聲說道;“既然要去;你不妨就順路去漁陽縣拜訪一下叔父。石炭的交易;我希望能夠成為雲州和幽州的長久交易。據我所知;比起柴炭;石炭冶煉兵器會更勝一籌;想來設在幽州的軍器監對於這個也會感興趣的。另外;你也替我捎帶一個訊息;雲州會於近日開始;漸漸收攏徙居民戶優惠政令的力度;從授田到免租庸調逐步開始全面收攏。”
聽到這話;杜十三娘立刻明白了過來:“阿兄是因為晉陽令李明府讓我捎帶的話;所以……”
“嗯。”杜士儀輕輕點了點頭;“雲州湧入的人口;大多數是來自於逃戶和流民。去年湧入的那些;是各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走的那些不在籍的人口;但今年就不一樣了。各地在籍人口的逃亡數量日日漸增多;也就是說;宇文融之前檢括逃戶的效果幾乎已經漸漸退散;而且正在回覆到從前那種狀態。故而逃亡的趨勢可以說是波濤洶湧。作為主官;即便可以想辦法欺上瞞下;可人戶逃亡;也就意味著稅賦要攤派到留下的百姓身上;這樣飲鴆止渴很可能出亂子。所以;雲州不宜再繼續大張旗鼓挖人牆腳了。”
“可阿兄才剛剛復置懷仁縣;那裡的人口不過數百;要是不再收容逃戶;這懷仁縣豈不是白白荒廢?崔郎這個縣令不是成了虛有其名?”
“哦;你是為阿兄我擔憂呢;還是為崔十一那小子擔憂?”
杜士儀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見杜十三娘立刻嗔怒了起來;他就淡淡地說道:“表態而已;至少這個態度能夠讓人不那麼恨我。但是;正如同我會用向幽州輸入石炭;來緩解河北道那邊的敵意;那麼;我也會再想想辦法;緩解一下河東道;尤其是太原以北這各州刺史對我的不滿。至於人口;只要雲州看似政令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哪怕優惠政令稍減;總會有人遷徙過來。要知道;如今天下有閒田的地方;已經很少了;而像雲州這樣曾經作為北魏都城;周圍有不少膏腴無主之地的州;更是絕無僅有”
儘管杜十三娘是自己的妹妹;但畢竟是崔儉玄的妻子;杜士儀還是吩咐信使緊急跑了一趟懷仁;在帶來崔儉玄雖同意卻埋怨了好一通的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