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敢在大唐的皇宮內對皇帝如此放言威脅過,這是不能容忍的赤luo裸挑釁,沒有人能忍受,即使大唐初立,國力很弱時候也是如此,更不要如今大唐的國力已經強盛到可以傲視天下,讓任何一位敵人或者潛在的敵人都膽戰心驚的地步。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臉色變得鐵青,但忍著沒暴跳如雷,站起了身,壓壓手示意那些指責吐蕃人的朝臣們肅靜,從御座上走了下來,在祿東贊面前站定,閃著精光的冷眼注視了一會祿東贊,在祿東贊有驚意起來的時候,才一字一句地道,“若棄宗弄贊敢如此,即使他帶領千萬吐蕃軍隊來,朕也會讓這些人有來無回的!朕還是那句話,要請婚,不許若棄宗弄贊要戰,朕會奉陪到底!”
這樣的場面讓祿東贊沒有料到,上次祿東贊率團到泥婆羅請婚,一樣的辭,一樣的威嚇,尼婆羅國王馬上就被嚇得乖乖地同意了,將最鍾愛的赤尊公主許給了他們尊貴的贊普為妻,為何今日出現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呢?
看著場面有些不可收拾,祿東贊上前一步,對李世民一禮道:“天可汗陛下,剛剛…”
李世民卻轉身走了回去,猛喝一聲,“送吐蕃使者回去休息並限其在五日內,離開長安…”
第六十四章若想戰,朕奉陪到底
第六十四章若想戰,朕奉陪到底,到址
第六十五章 惶惶不安
第六十五章惶惶不安
吐蕃使團被逐出長安的時候,正是隆冬時節,恰好一場冷空氣來襲,天降大雪。
這是最不適合遠行的時候,特別是氣候寒冷的吐蕃高原,更是如此。在那個六月都會飛雪的地方,一到冬天,人畜盡乎絕跡,基本上沒有人能在隆冬時節透過吐蕃高願,抵達邏些城的。吐蕃使團不可能在冬天踏上回國的歸程,但李世民當著百官的面,令吐蕃使團在五日內就離開長安,作為吐蕃正使的祿東贊沒有辦法,只得冒著大雪,率使團幾十名成員,悽悽慼慼地離開了長安。
這個時候踏是歸程,剛啟程的幾個月天寒,行進肯定非常困難,透過吐蕃高原,唯有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才可,因此吐蕃使團只有在路上捱到夏天,才可能透過吐蕃高原,回到邏些城的。
對於吐蕃人來,這是他們遇上的最大侮辱,包括祿東贊在內的所有吐蕃使團成員,都恨不得領軍殺到長安來,將李世民捉住羞辱一番,才能解恨。
但有人已經在做周密的安排,用來對付這些恨得咬牙切齒的吐蕃人,目的是不讓他們回到吐蕃地,這個人就是在朝堂上不顧一切痛斥祿東讚的王易。
在當日朝堂上那般有趣的情景發生,李世民暴怒之下勒令祿東贊率使團五天內離開長安後,王易曾單獨求見過李世民,請求李世民下令扣押祿東贊這位吐蕃名臣,治他的罪。
祿東贊在朝堂上公然以兵事威脅,以此罪名將他扣押治罪,當然名正言順,但李世民卻否決了王易的提議,以不能失了大唐上國的禮數為由,依然決定逐吐蕃使團出境,以示懲罰。
從某一個角度來,這樣的懲罰的手段也是很嚴重了,李世民此舉已經向天下表明瞭我大唐對吐蕃的態度,吐蕃的名聲掃地,會被其他國家和部落鄙視,號召力大減,但對此王易並不滿足。
因為王易熟知大唐的歷史,知道祿東贊此人為吐蕃強盛做出的貢獻是多麼的巨大,也明白吐蕃強盛給大唐帶來的危害,歷史當然不能重演,為了大唐的利益,他要除去此人。既然不能借助李世民,藉助官方的力量置祿東贊於死地,他就自己動手,準備動用自己的力量,將祿東贊除去。
就在祿東贊率使團冒著大雪,在軍士的押送下離開長安時,由王聽為首的幾十名原江淮軍舊部,也是跟隨王易上過青海戰場的勇士,還有一些原吐谷渾武士,尾隨在吐蕃使團後面,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