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謀就詢問楊松山:“你這次帶回來的兵,都是南方兵,張煌言是怎麼想的?”

男方體弱個子矮,在戰場上與高大強壯的北方人對陣廝殺,是處於劣勢的。為此,呂謀有些失望和不滿。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前前後後,呂謀給南方集團軍的張煌言,派去了不下七萬的北方將士,結果這次是一場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戰,呂謀本來以為張煌言,會將他派過去的北方兵,再調回來,保衛北方的大明。

卻沒想到,這一次他給自己派回來的都是南方兵,你怎麼能讓他滿意?

楊松山趕緊回答解釋:“回輔政王的話。在微臣來的時候,張大人和微臣經過了一番詳細的規劃。

張大人說,按照王爺的計劃安排,這場針對滿清的抗戰,將要使用拖字訣。整個戰爭在前期,只要守住各個關口要塞,拖住敵人,就算我們計劃成功。”

呂謀點頭:“張煌言深懂我心。”

“南方兵雖然個子矮小體質瘦弱,如果在平原野戰兩軍對壘,當然不如北方兵彪悍。但如果將他們用在長城守衛上,由於南方人性格堅韌,吃苦耐勞反倒更適合。最少和北方兵,在防守期間的作用,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在這一點上,呂謀不得不承認張煌言說的對。

尤其在守城上,南方人的那種吃苦和韌性,反倒比北方人那急躁的性格更有優勢。就比如那個朱常洵,就總想著帶兵直接跟清兵對戰,敲敵人的腦殼。這和呂謀這次戰役的總體思想不符。

呂謀就又不得不佩服張煌言的知兵了。

“同時在來之前,張大人和微臣做出了詳細的一個計劃。張大人讓微臣向執政和王爺彙報,並請王爺批准。”

執政詢問:“你們是什麼樣的計劃?”

楊松山就深表憂慮的回答:“現在李闖在南方肆虐,除了幾座孤城在我們的手中之外,大部分都被他佔領。現在的他,不再像原先那樣了,他在大政方針和形式作風上,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執政一皺眉:“什麼樣的改變不同?”

楊松山彙報:“現在的李闖已經定都武昌,他的流寇也一改往日佔領一地丟棄一地的習慣,開始實行佔領一地,就設官治理。他也依葫蘆畫瓢,照搬了咱們的皇恩令,開始推行將無主的土地,承包給百姓的政策,同樣推行了咱們的地租和代役錢制度。”

聽到這話,朱慈烺和呂謀就不由得一皺眉。

“而同時,他也不再對士紳進行血洗屠殺,也停止了拷打助餉的政策,而是善待那些士紳出身的文人。並且還舉行了一次不是科舉的科舉,選拔出來大批的文人做大順的官。讓他們到各地當官治理地方。”

呂謀就心驚了,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

看來自己的行動,觸動了李自成的某個神經,讓他開始重視文人,開始進行真正的地方管理了。

按照現在的意思,李自成已經脫胎換骨不再是流寇了,而是真的要做開國之君了。

這樣一來,事情就不好辦了。自己是不是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戰略目標,及早對李闖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