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預判了滿清的打算,大明為了穩住滿清,由禮部出面,和滿清的使團,進行了一套真真假假的議和談判。

這事禮部尚書錢謙益,那是駕輕就熟。

大明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提的要求不高,這讓滿清使團充滿了希望。

但卻總是在雙方,即將在某一條款達成協議的時候,卻總是出現那麼一點點小小的分歧。那麼,就繼續談吧。

於是,滿清使團,就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痛苦的折磨著。

這裡在談著,呂謀卻帶著張煌言,開始緊鑼密鼓的整軍備戰。

兩萬齊飛的騎兵,被悄悄的調到了密雲,在這裡抓緊訓練。

黃帶子第五軍,第四軍第二師,秘密集結在了承德,進行戰前緊急訓練。

何富貴被任命為後勤總管,日夜調集糧草物資,而畢懋康的軍械廠,將一批批的燧發鋼槍,佛郎機炮緊急調撥過來。

因為第五軍黃帶子的固執,堅決使用五眼神機,沒辦法,畢懋康研發了升級版的燧發五眼神機。

雖然操作上比燧發槍要麻煩一點,那也只能這樣了。

而李巖則帶著第二軍,趕赴山海關,和永王以及趙幼虎匯合,伺機而動。

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著滿清的動作了。

大明崇禎十八年十月,暗藏在盛京的錦衣衛飛鴿傳書,滿清果然動了。

這次來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鑲藍旗,還有鑲白旗的肅親王豪格。合兵六萬,浩浩蕩蕩殺進草原。一路上又收攏蒙古隨從六萬,沿途收集後勤物資,這樣一來,大軍達到了十二萬之眾,於十月中旬,到達了喀喇沁前旗。

呂謀毫不猶豫的率領第五軍,騎兵軍,進入草原的翁牛特旗大黑山後,直接堵在了濟爾哈朗和豪格的前面。

這裡名為草原,其實不是草原而是山地。

這裡是燕山北麓,山勢高大險峻,呂謀準備發揮自己步兵的優勢,利用山脈死守,要在這裡耗死清軍。

面對眼前的大黑山的山口,朱常洵建議:“這裡是唯一一道進出這裡的山谷通道,多處都適合打伏擊,王爺為什麼不率領我們,打一個伏擊呢?”

呂謀瞧了眼張煌言,那意思是,給你表現機會,你上。有參謀不用,浪費了不是。

張煌言笑著開口:“此次來的大清兩親王,都是百戰名將,他們怎麼能不防備我們埋伏偷襲?

一旦他們發覺我們埋伏他們,他們就不會來了。

只要我們自然的放他們過來,然後在這唯一的一處盆地裡,跟他們決戰,只要他們戰敗潰退,那道山口就是他們狹窄的門了,大軍絕難一起衝回去,到時候,我們銜尾追殺,我倒要看看,他們好好的來了,最終能逃出去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