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盤古的承諾,也未曾插手兩族先前大戰的原因。而後來三族大戰,周成卻一反常態,不但不保持中立,反而四處奔走,矇蔽天機,早日完結兩族氣運。
這不是一種做姿態,其實是迫不得已。這也是周成修道之根本。上文提到修道的奧義不是修心,乃是修那有與無之間之道果!周成即便自我認為,算計巫妖二族,是為了人族,或許在別人看來,他很自私,沒有聖人的尊嚴和麵皮。其實不然。
修道在那有與無之間。那麼,修道之人應該有一個行事的準則。是什麼呢?就是角度的問題。周成當年不是錯了,反而是做得不夠。他乃是人族而出,幫人族就是他的分內之事,是他應該有的角度。因為誰都是善惡皆有,你一個天道之下的螻蟻,能說清楚誰是誰非?能定誰更善,誰更惡?
周成觀鏡。謂弟子曰:何為善?何為惡?
弟子不解,垂首而立。
周成指鏡,復曰:
,此觀鏡之一面,當為善。
“惡處何地?”弟子問。
“此乃為惡!”周成面觀鏡,反手指背而答。
……………………………………………無名道人著《混沌篇》,節選青蓮語錄告弟子言
所以,修道之人,不是修的心。修地是個立場,這立場,就在那有與無之間,也可以說。就是一個爭字!
巫族重出,天地間道之一途再添變數。巫族雖不修元神,卻也是道之一門神通。此番論證道之奧義,卻是為這巫族重出。求出了一番變數機緣!
三界之中,有三處羨煞人的地方,一為青丘山,二為天庭。其三者卻是那四海之富庶。今日的龍宮,卻是多了番喜氣。
三日之前,四海龍王、青丘山直系弟子黃靖。廣邀四海之內的修道之人。前去聚會。有言:巫族復出。當賀喜一番!凡能至海者,皆可去得。
四海的富饒。早已是人盡皆知,此番既然龍王有言,只要能入海的人,都可以去。這可是一番大機緣。
莫說去吃些什麼仙珍海貴,便是結交一些各方道友,也是莫大機緣啊。大劫無聲,卻已經開始顯威,大神通之人是最先坐不住的,可小一輩的修行者,卻早已經有不少人排著隊領死了。修行者莫不想為自己找一些依靠,自然是有機會湊一起,就湊得緊些,萬一抱上了東海大腿,那就是燒高香了!
君不見二郎神楊戩,此時尚被關押在那壓神臺之下,堂堂天界戰神,卻落得如此下場,多番證據,早已證明仙鬼神佛大戰早已開始。不過地府之戰,倒是巫族之戰,而如今帝江出世,更是徹底有將大劫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從而將仙鬼神魔大戰,演化為仙鬼神魔巫妖大戰。
當然,因為當年三十三天外,紫霄宮鴻鈞道人為這魔界定論,便是有意將魔界作為一個仙界地對立存在,故而,妖魔巫,其實都應該算是魔。修行者分界而居,其實也有著很深層次的原因。
卻說今日,正是那東海宴會之際,各方來客,卻是絡繹不絕。不少人都是修行者中獨行俠,一身清風來,入海不沾塵。
亦有那習慣了光彩的修行者,倒也來的匆匆,一路法寶招搖,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神通一般。更有那無趣之人,學那八仙渡海,結伴而行,倒也貽笑大方。
“道友有禮了。此番卻是熱鬧!東海這一聚會,倒是來了不少人咧!”
一個滿嘴胡茬子地道人,身後背了一個偌大的葫蘆,牛哄哄地站在那裡,拉著一個剛剛踏波而來的劍仙說道。
劍仙神色似乎如他腳下的劍一般冷冽,眉毛一挑,道:“我蜀山每隔百年亦有大會,卻也有這等水準。”
“喲,感情是蜀山地高足。嘖,嘖,嘖,你這劍可是好東西。寶貝,寶貝!”胡茬子大漢甕聲甕氣地咋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