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三年一次,會試三年一次,童生試則年年考。作為帝王,蕭圪對此早已不怎麼關心。只會在鄉試、會試挑主考官時跟眾大臣商議一番,最後殿試的時候露個臉,見一見狀元等人。

但這一次因為趙知微的關係,他倒是注意了一下,還叮囑謝公公關注放榜的情況。他想知道趙知微在國子監先生們的指點下,是否考上了,考中了第幾名。他純粹是好奇。

可沒想到趙知微竟然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謝公公見皇上望來,趕緊上前行禮,道:「奴才派人去看了,趙知微果然是頭名解元,高居榜首。」

蕭圪一下子不知說什麼才好。

他沉默了一會兒,抬起眼皮看向秦軻:「你欲如何?」

秦軻道:「科舉考試是極為嚴肅的朝廷大事,不是兒戲。紅白兩榜一經貼出,不可更改。臣只是擔心朝中大臣會有想法,因此才來稟明皇上。」

蕭圪滿意地點點頭:「正應如此。」

不管是誰中榜首,既然沒有作弊,是大家認可的,那就沒有什麼可質疑的。科舉如此嚴肅的事情,可不能因為是趙如熙中瞭解元,就要更改規矩。

朝堂律例、科舉規矩可不是兒戲。

「如沒其他事,你且退下吧。」他道。

這件事,肯定會有人議論。可也只是議論而已,不會有誰敢對此提出異議。否則就不是質疑秦軻這個主考官,同樣也是對朝廷允許女子參加科舉考試的規定提出不滿。

聖耀皇后當初給大家帶來了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讓百姓吃飽飯,還製造了玻璃等物品。他們不能享受了聖耀皇后帶來的一切,在她去世後卻否定她為女子爭取來的權益。

一個女子考中解元,整個朝廷就慌得一批,急急更改科舉規矩,或者否認這屆鄉試的成績,這得多丟他們男子的臉?這是生怕女子真的比自己厲害,所以心虛嗎?

要是朝廷官員都是這樣,蕭圪覺得,這不是應該改變科舉考試規矩的問題,而是應該把整個朝堂的官員都換掉才對。

手下全是這種官員,他丟不起那個臉。

而事情果然如蕭圪所料的那樣,朝廷官員和民間對趙如熙考中解元都議論紛紛,但沒人敢對此提出質疑,也沒人提出更改科舉考試規矩。

朝廷內外都是這樣的對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