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乾德這個李朝仁宗與大宋地仁宗有些相像。一是在位時間甚長。都在四十年以上。第二。就是他們都沒有兒子。趙禎認了命。最後收養了一個。但李乾德到現在為止。卻依然在努力。就在去年。已近六旬地他一口氣又納了三個皇后交趾嬪妃皆稱皇后和三十六個宮人。日夜操勞。但一年過來。卻仍是屁都沒出一個。不過李乾德雖是子嗣艱難。但文治武功。在交趾歷代諸王中卻算得上是出色。
他年事已高。又困於房事。精力早已不及。饒是如此。今日卻仍是強打精神。一直等著牟俞都地回報。待其起身。李乾德問道:“牟卿。城外諸軍如何?”
牟俞都躬身答道:“臣奉旨犒賞城外諸營。將校士卒無不叩謝天恩。高呼萬歲!五萬將士。兵甲俱全。八百戰象。馴服聽命。各營眾將也願為王前趨。皆曰只待聖旨一下。便去征伐占城。”
聽得回報。李乾德面現喜色。讚道:“牟卿辦事確是穩妥!甚好。甚好!”
這時一人閃出班來,眾人看去,正是執掌樞密的金吾太尉、內武衛黎伯玉。他躬身奏到:“陛下御宇四十餘年,聲威達於四海,王命到處,無人敢稍加拖延。敕令發出不及一月,五萬大軍就已齊至王京。軍心如此,正是出兵之機。大王……士氣可用啊!”
得黎伯玉領頭,其餘大臣齊聲附和:“大王,士氣可用啊!”
唯有文臣之首的輔國太傅李崇福挺立不動,他前日出巡北方的蘇、茂二州,沒能參加早前廷議,直到見了李乾德召集諸軍的敕令,才知道征伐占城一事。他急著往回趕。但到了升龍府,卻早已遲了一步。不過,雖然沒能阻止李乾德召兵,但發兵之事,他是一定要阻止的。
待諸臣回班,李崇福上前奏道:“大王,軍國重事豈是兒戲,怎能因猜測妄起刀兵。占城一向恭順,僅是近年因細故起了齟齬,當厚加賚賞,安撫其心,化解舊怨。如此,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黎伯玉立刻反駁:“太傅此言謬矣!占城向為我國心腹之患,只是自知難敵我國,方才佯作恭順。但這兩年,占城軍力日漸強盛,其心愈發不恭。貢賦已絕,我安南入其國的商隊又多遭殺戮。子曰:以德報德,以直抱怨。占城以刀兵向我,我自當以刀兵回敬,此正合聖人之義。”
“什麼商隊!”李崇福罵道:“根本就是燒殺搶掠的捕奴……”他話音突地一頓,連忙閉口。交趾捕奴隊的總後臺,可是坐在上面的那位。他這麼說,是在打李乾德地臉!
李崇福偷眼上望,只見李乾德端坐榻上。面色如常。但多年君臣,李崇福還是看出,他的主君已經很不高興了。
李崇福是科舉出身。熟讀經義,也有點讀書人的脾氣。但為官以來,從不會正面與李乾德放對,若非如此,他哪會這麼順順當當地能當上一國宰相,交趾國王可沒有大宋皇帝那麼能容人。
他換了個口氣,斟酌著詞句。用著不刺激李乾德神經地說法:“我國與占城已相安無事數十年,近日之爭,全起於東海。東海賊寇,包藏禍心,奸詐無比。先從我處以絲綢瓷器換購奴隸,又拿著軍械賣給占城,兩邊做著買賣,卻讓我安南與占城結下的仇怨越發深重。若不是占城有人來投,那東海商隊的首領又酒後失言,還不知要給瞞上多久。不過既然現在已經知道這都是東海地陰謀。那何必再順其心,與占城再起紛爭?那豈不是讓東海賊酋笑我國中無人嗎?”
黎伯玉駁道:“若能平占城、拒東海,又何懼其笑?占城、東海皆我國心腹之患。若拖延坐守。待二賊合力一處,必然生亂。東海雖然兵力微薄,但精於兵甲,就算是商隊水手所用弓弩甲冑,亦遠過我國。現我已識破其陰謀,其必以重弩鐵甲襄助占城。先發制人。後發者制於人,難道太傅想等到占城蠻子身著鐵甲,手持重弩來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