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續。)
第366章 骯髒的丘吉爾
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府:
張伯倫首相這兩天老是心神不寧,張伯倫還以為是自己焦慮過度呢!張伯倫為此還專門到醫院去看了下醫生,結果醫生說他沒有什麼毛病。
答案終於在今天早上揭曉,張伯倫首相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心神不寧了,原來德國在今天早上發動了對蘇聯的全面進攻。
數百萬德軍突入蘇聯進境內,斯大林修建的蘇聯防線在德軍面前就像是豆腐渣,被德軍一捅就破。
短短一天時間,德軍就突入蘇聯境內五六十公里,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是法國戰役的重演,德國難道又要在短短一個月沒滅亡蘇聯?
英國全體上下真是被德國的閃電戰給打怕了,張伯倫更甚。張伯倫至始至終都認為德國的陸軍實在太強大了,英國作為一個傳統海洋強國,英國的利益在海上,所以英國完全沒有必要在陸地上去給德國陸軍送菜。
這就是張伯倫首相綏靖主義的理論基礎,有相當一部分英國人也認可張伯倫首相的這一論斷,不然張伯倫也不可能第二次擔任首相了。
張伯倫是綏靖主義,而丘吉爾是典型的鷹派了,他的觀點就是要和德國死磕到底,但丘吉爾不是傻子。
此時的德國陸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丘吉爾可不會傻傻地把英國陸軍拿來給德國陸軍送菜。丘吉爾已經試過幾次了,他終於被德國陸軍給抽醒悟了。
丘吉爾既要與德國死磕,但他又不想與德國陸軍血拼,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嘴炮。
其實不然,丘吉爾這個老奸巨猾的政客肯定有些真本事,丘吉爾一邊和美國的羅斯福總統緊密聯絡,他不時地慫恿羅斯福參戰,已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
同時,丘吉爾還積極地實施“禍水東引”的策略,張伯倫能第二次當上首相,就是丘吉爾和國王喬治六世安排的。
英國就是要對德國釋放出一個大談綏靖主義的首相來,一次早就一個假象來,讓德國覺得進攻蘇聯再沒有後顧之憂。
德國最怕的就是兩線作戰,隔著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讓沒有強大海軍的德國只能望洋興嘆,如果德國集傾國之力進攻蘇聯,那麼英國就是德國後背的一根毒刺。
德國在進攻蘇聯之前,首先就要解決掉英國這根毒刺,可德國沒有強大的海軍,所以他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拔除掉英國這根毒刺。
有英國這根毒刺在,德國就不能放心大膽地進攻蘇聯,那丘吉爾的禍水東引之策豈不是失敗了,大談綏靖主義的張伯倫,就這樣被丘吉爾和喬治六世推了出來。
德國的後顧之憂表面解決了,歷史的程序果然和丘吉爾判斷的一樣,德國進攻蘇聯了,但這對重新當上首相的張伯倫來說,那就是一種威脅。
好在張伯倫還比較理性,他沒有為了自己的首相之位而出賣英國的利益,英國和德國的和平談判也在積極地推進中。
張伯倫對於德國進攻蘇聯這件事情,這讓張伯倫趕到了深深的危機,可決定權並不在張伯倫手上,他只能選擇靜觀其變。
而丘吉爾可就不同了,當丘吉爾得知德國進攻熟練地訊息之後,立即驚喜得從沙發上崩了起來:
“哈哈……德國終於進攻蘇聯了……快快備車,我要求見國王陛下。”
丘吉爾如同瘋了一般地衝進白金漢宮,找到正在看書的喬治六世國王:
“國王陛下,天大的好訊息啊!幾百萬德軍開始全面進攻蘇聯了,咱們的禍水東引之計成功了,英國的危機也解決了,咱們不用在每天提心吊膽地擔心德軍渡海來攻擊及咱們了。”
正在看書的喬治六世在聽完丘吉爾的彙報之後,也激動地站了起來,他結巴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