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向法租界當局和美國領事館抗議,要求禁映《甲午風雲》,理由是那段旅順大屠殺的情節不實,是對日本軍隊的誣陷。

其次讓他們控制的報紙做出相反的報道,把旅順大屠殺說成是和清兵交戰,而不是手無寸鐵的平民,而且人數只有不到兩千人,而不是兩萬人。

以此來混淆視聽,擾亂中國人的視線。

最後就是儘可能的收買那些中立的報紙,讓那些報館不要報道此事,消除影響。

這個夜晚,註定讓很多人無法入眠。(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四章 輿論戰爭

1927年1月1日,新的一年就這樣來到了。

這一日是民國法定的假期。

租界內的絕大部分機構都會放假,工廠的工人也有難得休息的時候。

上海的大戶人家早上醒來,習慣了吃早飯之前翻看報紙,看看有什麼有趣的新聞。

市民階層會到街邊的報攤,或者報童手裡購買報紙,不過要先確認新聞的價值才會花錢。

沒有購買能力的底層民眾想要了解新聞就會到小飯館或者街邊的茶攤那裡,有人看了報紙會互相討論,在旁邊聽著便是。

報紙是這個時代傳播訊息最重要的途徑。

一般而言,新年第一天的報紙沒什麼好看的,大多都是和政治相關的話題。

國家領導人的講話會佔據較大篇幅,北洋政府和廣州國民政府,以及其他政治派別等等。

說的都是陳詞濫調,無非是對過去一年的回顧,對新的一年的展望。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在新年的第一天,突然冒出來一個大新聞。

上海發行量最大的《申報》和《新聞報》同時刊登了旅順大屠殺的訊息。

區別在於《申報》放在了第三版,《新聞報》放在了第四版,這兩家大報頗為謹慎,對於這種富有爭議的報道不會放在頭版頭條。

《申報》的頭版內容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會審公廨改組為上海公共租界臨時法庭。

這意味著,從這一天起,租界內有關華人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將由中方審理。

這是五卅慘案的後續。經過艱難的談判,中國人在租界內獲得了審判權。

《新聞報》的頭版給了廣州國民政府。這一天廣州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往武漢,標誌著北伐戰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和這兩份大報的謹慎態度不同。規模不大的報紙為了銷量和噱頭把頭版給了旅順大屠殺。

有些不是這一天出版的報紙也出了號外,報道了昨天晚上放映《甲午風雲》的訊息。

《甲午風雲》和《中日海戰》兩部電影的爭鋒原本就是輿論的熱點,如今又鬧出旅順大屠殺的訊息,對敏感的新聞界來說,這是一場輿論戰爭的開端。

可以想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這將會是輿論的焦點。

普通讀者並不知道昨夜發生了什麼,多少報館臨時改變了排版,又有多少幕後交易。

有些人昨夜在公共租界的卡爾登大戲院看了《中日海戰》。

按照後世的說法。這是一部給日本洗地的電影。

在電影中,中日戰爭之所以發生,是清政府在朝鮮步步緊逼,日本出於道義才出兵幫助朝鮮獲得獨立,在被逼無奈之下才對中國宣戰。

清政府的貪得無厭和日本的堅守正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本把自己偽裝成弱者。

這是一個弱者透過不屈的努力,最終戰勝強者的勵志故事。

片中的海戰場景的確驚心動魄,場面宏大。

對於不瞭解那段歷史的人來說,看了《中日海戰》或許會同情日本。

這就是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