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閣老拜壽之外,還要送些禮物給王家小姐,帶幾個婢女同去,出入後堂也方便些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家壽宴
歌今兒的穿著算得上用心了。玄青色五品袍服,玉銀鈒花帶,頭束烏黛犀角冠;極正式的一身,襯得她幾分儒雅,幾分鋒銳,越顯英姿如玉,倜儻風流。
這身衣服,這份恭謹,是要做給人看的。
王閣老名喚王英。楚郡侯篡權之初他就是禮部侍郎,武英殿大學士,入閣預機政務;楚郡侯當政十六年,他憑藉著小心謹慎和家族的龐大勢力,始終穩坐內閣,遊離風浪之外;而楚郡侯身亡之後,他又不降反升,加封少師,進光祿大夫、上柱國,隱隱有與太傅盧敦儒首輔分庭抗禮之勢,就連皇帝陛下提起他來,都要尊稱一聲“王閣老”。
不過所謂分庭抗禮,也不過是說形勢,或是些謠言蜚語而已。熟悉王閣老的人都知道,這位閣老,一生謹慎慣了,萬事能躲則躲,能不發表意見絕對不多說一句,就連處理事物,批個本章,最常用的也就是四個字:“依法辦理”。依法辦理,依什麼法?如何辦理?他便全交給了下面,有功,是他的指示正確;有過,自然是下面的人尸位素餐,愧對皇恩。
然而老頭子在朝政上頭雖不費什麼心,家事上卻素來操心得緊——王家雖是大族,他們這一房卻沒有男丁:小妾是流水一樣娶來,孩子流水一樣懷上,活下來的,卻只有王家小姐一個。
可憐王閣老近知天命的年紀才得了這個女兒,便真真是個掌上明珠了,素來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地寵著——若非如此,也不能慣得王家小姐這麼大膽子,出入宮禁不當回事不說,還和陛下的“寵臣”玩起了宮鬥……
今兒說是王閣老的壽宴。其實也是王家小姐及之喜;過了今日,王家小姐年滿十五歲,便可以出閣作新娘子了。
楚歌應邀參加王閣老的壽宴之前,居然收到王家小姐親自寫的請柬一封,邀她到了府中,務必到後園來,說是私下聚宴,行及禮。
楚歌覺得好笑。她這麼做,是示威麼?不說就算是她成年。端木興也未必娶她;單隻這種行為,就已經太不顧禮節了;在宮裡她給自己親手上藥已經逾矩,現在邀請一個“男子”參加閨中女兒地及禮,更是聞所未聞。本不想理會,不過想了想,還是帶了那幾個婢女。楚府沒有女眷,王小姐及,讓婢女送上些禮物倒也罷了。
楚歌的目的,只在前廳王閣老的壽宴上。
王英雖然出了名的不攬事,但身份擺在那裡。今日又是六十整壽,大大小小的官員哪個不給這個面子?何況風聲傳出去,都說王閣老年內有望晉級國丈;如此一來,王家壽宴,更只有身份不夠擠不進去的,沒有接了請柬還不來的——只除了一個人例外:血衣衛都指揮使謝聆春。
不過他不來,那是因為怕影響了宴會地氣氛——謝大美人往這裡一站,美則美矣。只怕參加宴會的人吃著飯要不時地摸摸脖子,看看有沒有血衣衛地刺客悄悄提了自己腦袋去……即使不是這樣誇張,也定能把人家的壽宴嚇成個全民默哀。
楚歌來得不算早,送上禮單,跟著引路的小廝到了正廳分給她的座位,和周圍各官員依次見了禮,便老老實實坐著,眼觀鼻鼻觀心,好一副端莊模樣——和幾個月之前,聖壽宴上潑盧太傅一身酒水的那個形象。判若兩人。
這也讓周圍一直細細觀察著她的一些人,略略放了些心。與幾個月前相比,盧太傅官居首輔,地位已經越發穩固;這位小侯爺卻也聖寵日隆。搖身一變成了楚大學士。若是楚大學士再如從前那般百無禁忌去找盧太傅等人麻煩,他們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過世事難料。她不惹人,難道就沒有人前來惹她?
壽宴才開席不久,就有人前來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