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次“信心之旅”,與世界展示中國促進經濟發展的信心,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克服金融危機的信心以及進一步發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信心。

當然,面對正在成為全球主角的中國,西方人是心情複雜而無所適從的。這從他們對中國一會兒“熱捧”,冀望中國能以2萬億美元的外匯家底出手“力挽狂瀾”,一會兒“打殺”,指責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經濟制度也是金融危機的源頭之一,應該為金融危機的爆發承擔相應責任的急躁與嬗變中可見一斑。

二零零九年二月一日下午一點,本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結束的第一時間,曾凌風的車隊就駛離了達沃斯小鎮。

雖然,曾凌風出席了本次年會,也希望在本次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各方能夠達成共識,得出一個解決世界經濟衰退的答案,但是,事實讓人很失望。

美國人根本沒有任何誠意,甚至,美國人根本連形式上的重視都沒有,不要說大家都欺待其出現在達沃斯的新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沒有來,甚至本次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沒有任何一位部長級以上的美國政要出現在達沃斯。

美國人只是向世界各國提出要求,希望各國購買美國國債,希望各方向美國兩房公司以及其它處於危機中的行業注資,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美國人繼續期盼著過上他們的那種揮金如土的日子。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年會上說,美國的負債已太嚴重,總統奧巴馬所提的819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要靠其它國家買美國國債才有可能支撐。

意思很明顯,把你們的存款拿來買我們的國債吧,等美國人生活好起來了,中國人的生活也會改變的,世界人民的生活也會改變的

當然,這種改變到底是什麼樣的改變,那就不好說了。

歐洲的其它國家,對於中國在這次經濟危機裡面的作用抬得很高,甚至說中國是全世界走出經濟危機的希望所在。雖然“中國熱”已經在達沃斯年會上延續了好幾年,但今年卻有不同的意味:人們更多地期待著從中國身上找到全球經濟的希望。經歷了2008年的種種挑戰,中國經濟依然保持著9的經濟增速,這給“寒氣”bī人的全球經濟帶來了一絲暖意。如今,中國已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去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

但是,在送出這些高帽子之後,他們的狐狸尾巴就lù出來了,那就是希望中國購買他們的債券,讓他們生活好起來。

看到一個個的國家的代表都是如此說,曾凌風感到的除了氣憤還是氣憤,難道,咱中國人就是你們的取款機?你們沒錢了,就讓中國人拿出來借給你們,讓你們繼續uā天酒地?

無恥之尤

但是,這些人在忘記自己的uā天酒地的時候,卻是竭力的批判中國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的行為。

從二零零六年起,中國政fǔ開始導向的將中國的近兩萬億外匯儲備,ōu離虛擬經濟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轉移以及向國內轉移。這讓歐美諸國大為不滿。英國首相布朗在年會上就指出,在全球經濟遭遇危機的時候,金融保護主義產生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貿易保護主義。布朗說,自2007年以來,流入新興市場的國際投資減少了一萬億美元。他警告說,如果聽任這種“金融重商主義”發展,勢必會產生新的保護主義,影響貿易等跨國經濟活動。很明顯,其矛頭自然是直指中國的。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布朗先生卻是忘記了,事實上英國政fǔ實際也在這麼做。

看到與會發達國家的代表們的表現,曾凌風的心迅速的冷了下來,剃頭挑子一頭熱,曾凌風才沒有那個心情了。曾凌風也及時的調整了他在本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的計劃。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