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他能否到達曾經產生他的那個靜元宇宙呢?

答案是殘忍的,不可能,因為宇宙異質論會進行干涉。

萬維人無法到達他真正想到的那個靜元宇宙,這個推論是宇宙異質論的一個結果。初步分析論證為,由於萬維人想要到達的地球出現波動,從無限個地球中選擇一個,這個機率為無窮小,做不到。在本書第二版的時候將進一步詳細證明,肯定無法做到,而且也可以從這個論證進一步證明宇宙異質論是無法推翻的,否則就不能算是奇點理論了。

結論:完全意義上的異日重現是不可能的,即萬維人能到達類似的靜元宇宙就算不錯了,但肯定不能到達他真正想要去的靜元宇宙,也就是說,時空旅行能解決萬維人大部分的旅行目的,唯一不能滿足的是完全相同。

這就是拯救露露的一個結論說明。

5.天體波動

天體同樣存在波動。

因為我們觀察天體的參考標準是地球,地球與太陽之間的時空差距不大,所以不明顯。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們觀察銀河系及類星體、黑洞等特別大空間的物體時波動是存在的,原因它與我們參考標準的時空差距大。

天體的波動不僅與質量有關,更與距離有關,越大越遠的天體波動性越大。

因為人的量子意識時間小於天體的波動量子時間,所以我們很難觀察到天體波動,我們必須要將很多年的時間作為一個點時間,這樣就能研究出天體波動。

結論:在特定情況下,如果出現時空差距很大,也能出現巨大的天體波動現象。如果出現天體波動,那麼它就不符合現在的波動公式,而是與本論中的時空差距有關。這個結論是可以證實的,有待未來科學的證實。

6.漏洞之謎

本文中有一個漏洞,如果時空是波動的,那麼意味著任何觀察都是波動的。比如一本書你找不到,後來找到了,你能說找到的這本書是屬於另一個靜元宇宙,不是原來的靜元宇宙嗎?

這個問題,現在很難回答,因為看起來書是確定的,既然異日不能重現,那麼書還是那本書嗎?

雲寒既然已經提出這個悖論,就說明能解釋這個問題,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才引發出宇宙對映論的產生,否則就產生不了更奇特的宇宙模型。

結論:宇宙對映論將帶動宇宙波動論的升級。

四、幽靈之籠

宇宙波動論是針對量子幽靈之謎而創立的,只要知道時空是波動的本元,那麼量子幽靈之謎也就沒有什麼悖論的基礎。

1.幽靈之謎

量子是確定的,無論是電子和光子,它們的運動方向是有規律的,根據宇宙生命論,它們存在自由意識,測不準原理反映出它們的自由意識。

它們短時間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長時間的運動是無規律的。因為它們的長時間遠小於我們的量子意識時間,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無規律的電子雲。

關於幽靈悖論中的兩個對立觀念,宇宙波動論是第三種觀念:宇宙是個整體,A和B的聯絡不存在受空間距離控制的問題,因為愛因斯坦仍然被絕對空間思維所控制,仍然在捍衛光速最大這個假設。量子理論關於觀察能改變宇宙這個核心思維是正確的,但是量子理論是將人作為獨立的意識主體,並沒有意識到單元宇宙其他的物體也是意識主體。

因此,每一碎片都有兩個狀態,但是意識很快選擇了一個狀態,選擇下一個狀態的意識並不是人的意識,而是單元宇宙的意識。

結論:波函式說明量子是不確定的,這是觀察波動,因為對量子的研究存在較大的時空差距,所以存在明顯的波動效應。波動反映的是觀察波動,而不是量子的本身波動。

2.貓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