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尤其是發掘民俗文化,傳承民俗文化,更是團員青年緊迫的任務。”

“劉書記說的對,傳承民俗文化的確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羅一書點點頭,他是從紅色年代過來的,深深理解當年那瘋狂對民俗文化造成的破壞,“很多傳承數千年的民俗文化,已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就是因為《貧困地區教師遠端培訓計劃》以及後來的頂替醜聞,羅書記才和劉書記如此熟稔?”

丁思芸和張慧君兩個人,一左一右,躺在楚姑身邊,兩個女幹部都對劉楓與羅一書的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管多大的官,身為女性,那種好奇心總是無法拒絕!

楚姑輕聲說:“你們可能無法瞭解,當時羅書記被舉報,不只是因為我的原因,還有對三農政策上的解讀。當時羅書記面臨免職的危險,沒想到劉教授的出現,讓一切出現了轉機!”

“聽說過劉書記的一些傳說,”丁思芸望著窗外清冷的月色,“只是沒想到,他當年在教育部倡議的三大專案,會改變你們一家人的人生,一切似乎是一個夢境一樣,更像是一個傳奇故事!”

“我當年在下面執行這項政策,”張慧君輕聲說,“這項政策改變的絕對不只是楚姑一家的命運,很多民辦教師都因為這項政策受益。”

楚姑幽幽一嘆:“民辦教師生活是貧困地區最窘迫的一群,他們因為常年在學校中操勞,只能是靠著村民那點提留款生活。越是貧困地區,提留款繳納就越困難,也就直接造成民辦教師的生活費無法得到保障!

記得當年,到了發薪水的時候,我的寢室裡就會堆滿山貨,有時候還會有幾隻雞公雞婆,呵呵,想起那時候,還多虧了唐山林老師來收山貨,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弄!”

羅一書陪劉楓住在學校宿舍,那幾位同志住在鄉里面,兩個人也一直在談話:“徐省長會讓你繼續抓農業嗎?”

“應該是這個意思,”羅一書之前和徐公子溝透過,對徐省長的打算也有一點了解,“黔州省的農業發展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一直沒有突破性發展,他希望我過去可以做出一點開拓性工作。”

“黔州省的農業基礎薄弱源於地理環境,”劉楓枕著雙手,淡淡的說,“那裡首要任務是水土保持,然後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這個你比我內行,我們不妨換一下思路。

我剛剛才從珠江市卸任,那裡的南繁事業方興未艾,不過那裡的良種生產,遠遠滿足不了整個北方地區的制種問題,大多數地方還需要自行制種。這個就是你們的機遇,及時發現對方的需求,及時和南繁基地掛鉤,及時投入生產,及時開拓市場;;;;;;”

對於羅一書來說,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劉教授,完全不能以年齡衡量他的水平。當年就是劉教授幫助他找到一條發展山區經濟的思路,有了那一次的談話,才有了這十年彗星般崛起的自己!

他沒有用筆去記,卻把劉楓的每一句話都深深篆刻進腦海裡,這將成為他人生下一個十年,盡力去完成的目標。羅一書很清楚一件事,自己能獲得劉教授的青睞,不是其他什麼原因,恰恰是因為自己有一顆執政為民的心!

羅一書是大山的兒子,對於山區各項富民政策,遠比劉楓要熟悉,實際上劉楓提出的想法,對他更多的起到一個啟發性作用,而不是像當年一樣指導性作用。

第二天,楚姑陪同大家,前往楚家灣鄉黨團員富民示範基地,這裡已經不再是壺平縣乃至國家級貧困鄉,這裡已經成為南楚省致富奔小康的試點。

從前壺平縣的山貨,都是大山恩賜的,隨著山民對這些物產認知的加深,野生山貨已經面臨資源枯竭的窘境。這個還是唐山林那邊收集來的資訊,這讓楚姑一班人萌發了一個新的設想。

“當年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