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輪向前滾動的話,冉閔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就要敗亡了。
如此算來,最多一年,華安就基本可以率領主力大軍兵出潼關了,雖然一年的時光很是熬人,但為了自身的利益,這一年必須等。
而且,在這一年之中,可以將關中好好的發展起來,將八百里秦川上,所有荒廢的土地全部種上莊稼,如此,便無需再從成都和漢中運輸軍糧了,由關中直接產糧,對東進中原大有好處,至少在後勤方面,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穿梭於秦嶺狹小山道的後備軍團就可以徹底的解放出來了。
除了最重要的軍糧,各種軍用物資器械,包括兵器館等館舍,也開始分出一半前往長安方向,以將長安建設成為新的大都市。
就憑長安的潛力,一旦各項設施建設起來,必然會將南鄭遠遠的甩在後面,併成為連線中原與西域的交通樞紐。
為了隨時率軍兵出潼關,華安麾下的各支大軍都在進行緊張的訓練,並沒有絲毫的懈怠,另外,關中的農業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長安城的各項建設也進入了正軌。(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
十幾萬大軍兵出潼關,對後勤物資的需求很大,而走水路可以極大的增加運輸量,為此可以保證前線大軍的需求。
從長安出發,透過渭水,而後進入黃河,最後再經過一小段洛水,便可以直接抵達洛陽城下,走水路運輸,長安的大量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洛陽,大軍走水路,也可以更快的抵達洛陽,而且,行軍速度一定會陸地快。
為此,華安下達命令,讓輜重營的將士,在長安郊外的渭水邊上建造各種戰船,運輸船,並要求這些船隻不大不小,可以在渭水和黃河上順利通行即可。
為了長遠考慮,華安讓輜重營儘可能的多建造一些船隻,畢竟,黃河一直通向北海,不僅是攻取洛陽,就算日後進攻河北,做大船走水路運輸兵力和物資,也可以順流抵達黎陽城。
而黎陽距離鄴城不過二百里左右,大軍從水路登岸,數日之內便可直逼鄴城城下,而後方的軍糧等物資,也可以透過黃河,源源不斷的運往黎陽,從而為進攻鄴城的大軍提供足夠的後勤支援。
若是走黎陽繼續順流直下,則可以一直進入北海,沿著北海則可以直接進入遼東,從而出其不意的攻取遼東。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兵馬和船隻,沿著黃河兩岸的大片區域,華安都可以很好的控制,甚至可以偷襲遼東等偏遠的地區。
輜重營在有條不紊的建造各型船隻,而長安城的擴建也已經開始。為了容納足夠的作坊、倉庫、街道等設施,長安城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擴建。
長安城在渭水的邊上,因此,擴建只能向另外一個方向展開,沿著長安的西城牆和北城牆進行擴建。
擴大後的長安城是原先面積的四倍大,規模可謂極為龐大,由於建造城牆的工程量很大,而且為了建造的堅固一些,必須用石塊和粘土粘合,所以工程的進度極為緩慢。而城牆不建造完畢。城內的設施便不好開工,為此,華安決定減小城牆的厚度和高度,並且僅在城牆的外表面附上一層石塊。中心的部分全用泥土代替。
但這樣一來。長安城的防禦力將大大降低。不過,在華安心中,自己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以攻為守才是最好的防守,若是憑藉厚重的城牆抵禦敵人,那麼,離滅亡也就不遠了,而之所以建造城牆,不過是為了便於城池的日常管理和抵禦蟊賊的入侵罷了。
#####
就在關中方向進行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在遼東方向,慕容俊已經忍耐不住,並打算出兵南下了。
在龍城的燕王府邸中,燕王慕容俊與麾下的主要將領,慕容恪、慕容霸、慕輿根等將領,開始商議攻取幽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