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達到了九成。”

這一個對比讓全場人倒抽一口冷氣,大殿內是涼風嗖嗖的。

其實宋朝一直都是一個商業為主的經濟體系,巔峰時期,農稅也只佔得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隨著宋徽宗的出現,交子氾濫,貨幣危機,導致商業極度萎靡,農業再度佔得國庫收入了六成,成為國庫的主要收入。可是幾年過去了,商稅席捲重來,特別是武器的出售,大大的增加了外貿發展,又再度成為了大宋的標誌。

當然,農業稅收之所以這麼低,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江南改革後的低農稅,還有燕雲地區的免稅制度,但是這卻刺激了農業發展,從而令商業也得到了一個非常寬鬆的環境。這才出現如此巨大的差距,宋朝以前可是從未出現過這種現象。

趙楷激動的都站了起來,大叫一聲好,在臺階上走來走去,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隔了好半天,只好狠狠的表揚群臣一番,其中特別點了李奇的名,畢竟誰都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李奇的新法。

秦檜突然站出來道:“啟稟皇上,如今商業一片大好,這很可能會影響到農業發展,為了避免農夫投向商業。微臣建議朝廷再度減少農稅,以求刺激農業繼續發展。”

趙楷聽後,連連點頭,如今商業發展的太快了。錢來的快,難免一些農夫不會動心,為了避免農夫向商人轉移。導致農業萎縮,必須得用稅收來做宏觀調控,未雨綢繆,反正農稅也只佔得一成,再減少一點,並不會影響國庫收入,趙楷當機立斷道:“朕准奏。”

鄭逸彙報完畢後,白淺諾又再站了出來,道:“啟稟皇上,如今四京的糧價已經穩定在了每鬥五十文錢,江南糧價更是跌倒了四十文錢,只是萊州、福州等沿海地區的糧價還是維持在八十文錢以上。”

因為宋朝一直是一個糧食出口國家,沿海地區多半都是海外貿易集中地,那裡的糧價肯定是要高一些的,但是較比宣和年間,糧價已經跌了將近四分之三,首次跌幅超過了糧價的最高漲幅。

糧價的狂降,也就是預示著糧食十分充盈,這都是江南地區的功勞,自從宋徽宗末期,開始整頓江南,殺貪官,免農稅,新式平倉法,導致江南地區的農業得到空前的發展,而且金軍南下,江南地區唯一受到的波及,就是宋徽宗去了,所以江南現在已經成為了大宋的糧倉。

當然,這其中貨幣的增長也是一個主要原因,若是平齊物價的話,其實糧價跌幅也沒有那麼誇張。

可以預計的是,明年的糧價還會再跌,因為只要不出意外,交趾、大理二郡農業起來後,肯定又會再一度刺激糧價。

這糧價跌,自然預示著百姓豐衣足食。

群臣紛紛為之叫好。

但凡事都有兩面,糧價太低了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但是李奇突然站出來,道:“皇上,如今的糧價已經達到了一個平衡點,可不能再降了,否則必定會侵害農夫的利益,微臣建議朝廷應當放寬糧食出口政策,依靠外貿還平衡糧價。”

趙楷點點頭,心裡清楚的很,朗聲道:“三司使。”

“微臣在。”

“如今糧倉的情況如何?”

鄭逸道:“西京洛陽、東京汴梁、杭州、福州、合肥、江陵府六大糧倉均已呈現溢滿的狀態。而燕雲地區的糧食儲備雖然沒有溢滿,但也非常可觀,已經不需要朝廷的支援了。”

燕雲地區是糧食早產地,只要政策得當,很快就能發展起來。

趙楷敲打的著桌子,思考了一會兒,道:“再在邑州、成都府各設立兩個糧倉,六大糧倉不動,國庫撥一千萬貫從西北地區和沿海地區購買糧食,抬高糧價,囤放到邑州和成都的糧倉。另外,西北邊的糧食出口稅不變,增加沿海地區的糧食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