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落袋方能心安。可是,你卻沒想到,他們偏能那麼狠心、做得那麼絕。如果娘覺得這已經夠叫人氣憤的了,還有一件事,不知道言哥兒有沒有跟你說過?
記得上次我刺傷了人家的馬,獲賠了十兩銀子的事嗎?你以為你把銀子藏得很好?言哥兒到前頭玩兒,大太太、二太太,二伯父幾個妾,甚至包括家裡的下人,繞著彎地套言哥兒的話,問他咱們得了多少賠償?銀子都藏在哪兒了?
言哥兒那就是小,不管事。不然,家裡頭哪還有什麼秘密。這也罷了,那可是你閨女拿命換來的錢,她們居然還要算計。有這樣的親人、親戚,娘你能睡得安穩嗎?”
“這群雜碎……”
陶氏的牙根都要咬斷了。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瑤。小老百姓過日子,講的不過是個禮尚往來。光吃不吐的,那是貔貅,是禽獸。娘你想過沒有,這些年咱們打了水漂的東西,要是拿來孝敬外祖,可能二舅早就娶上媳婦兒了。為了無情無義的人,而讓對自己最好的人受苦受窮,娘你心裡不難受嗎?一個只給了你一雙筷子兩個碗的人,怎比得上連棺材本都送給了你的人?當別人想看你笑話的時候,你固然會難過,可是,你想過沒有,外祖會不會因為你的難過而難過、內疚?”
陶氏的眼淚流了一道又一道,把手帕子都打溼了。
釋然便將自己的小手絹遞了過去。
陶氏一接住手絹,當時就覺出異常了。
淚眼朦朧看不清那是什麼,她趕忙搵了搵眼睛,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張二十兩的銀票,頓時大吃一驚。
再看釋然,依然是那個樣子,天掉下來都不會讓她驚慌失措的模樣。
只是,與往日不同。眼前的女兒含著微微的笑意,笑容裡有安慰和鼓勵。
陶氏忽然就頭不疼了、氣不虛了、肚子也不餓了。
“我抄了點東西,上次去縣城的時候賣了。”
陶氏至此再無疑惑。
釋然可以幫許圖貴抄功課,她的字必定是不會太差勁。至於抄的什麼東西,能賣這麼多錢,陶氏決定不予追根究底。
女兒肯跟她說這麼多話,她已經相當地滿足了。女兒沒有傻,相反地,這孩子簡直早慧得令人瞠目結舌。
蕭牆內外之第85回
聽聽她說的那番話,哪句不通情達理?
哪句不世故圓滑?
哪句不合情合理?
都能考慮得那麼周全了,做母親還擔心什麼?不但能夠自保,小小年紀,都有了保護親人、光耀門庭的思想了,誰說女兒都是賠錢貨?得這麼一個孩子,勝過給她一座金山銀礦。
二十兩吶!簡直就是一筆橫財!
丈夫在衙門裡做苦力,一年下來,才拿得回六兩銀子,其中還包含著飲食。要攢下這二十兩,就需要不吃不喝乾上將近四年!
一個秀才,一個月能有一兩銀子的補助。這個錢,花的仔細點兒,能養活一家幾口人;
令人豔羨的生員,一年能領到的也就是四兩廩訖銀;
街上殺豬的王屠,那算是個賺錢的,一年下來,收入將近四十兩;
一把菜刀,值三十文錢;
四十兩銀子,能買臨街的二層門面一處;
……
加上上次的十兩,然兒已經給家裡賺了三十兩銀子。
這是怎樣一筆賬目?
一戶平民人家,一年的花銷只要一兩半的銀子,就夠了。這三十兩銀子,足可以讓三房舒舒服服過上七八年。
當然,前提是這筆錢得是自用。倘若像以前那樣,就必須將孝敬楊老太爺的那部分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