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得四健將與眾猴高叫道:“大王,吃了多少酒,睡這一夜還不醒來?”

孫悟空道:“醒還小可,我夢見兩個人來此勾我,把我帶到幽冥界城門之外,卻才醒悟。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殿閻王爭吵,將我們的生死簿子看了,但有我等名號,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廝所轄也。”

眾猴磕頭禮謝,自此,山猴多有不老者,以陰司無名故也。

美猴王言畢前事,四健將報知各洞妖王,都來賀喜。

不幾日,六個義兄弟,又來拜賀,一聞銷名之故,個個面上歡喜,每日聚樂不題,心裡面卻各有想法。牛魔王,知曉孫悟空闖下的禍事,心中驚怕,他崇尚的是安穩過日子的生活,不求聞名四洲,只求逍遙快活,而今剛結義的兄弟惹下此等禍端,讓他如何不驚,如何不怕?

而今孫悟空勾銷生死薄,只勾銷了猴屬之類,並未將六個結義兄弟勾去,心中的怨念不由得深了一層。

卻表啟那個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駕坐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際,忽有邱弘濟真人啟奏道:“萬歲,通明殿外有東海龍王敖廣進表,聽天尊宣詔。”

玉皇大帝傳旨“著宣來。”

敖廣宣至靈霄殿下,禮拜畢。

旁有引奏仙童,接上表文。

玉皇大帝從頭看過,表曰:

“水元下界東勝神洲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花果山生、水簾洞住妖仙孫悟空者,欺虐小龍,強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掛,騁兇騁勢。驚傷水族,唬走龜鼉。南海龍戰戰兢兢,西海龍悽悽慘慘,北海龍縮首歸降。臣敖廣舒身下拜,獻神珍之鐵棒,鳳翅之金冠,與那鎖子甲、步雲履,以禮送出。他仍弄武藝,顯神通,但云:‘聒噪,聒噪!’果然無敵,甚為難制。臣今啟奏,伏望聖裁。懇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嶽清寧,下元安泰。奉奏。”

玉皇大帝覽畢,面上沉靜如水,傳旨:“著龍神回海,朕即遣將擒拿。”

老龍王頓首謝去,推到一邊站立。

下面又有葛仙翁天師啟奏道:“萬歲,有冥司秦廣王齎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

旁有傳言玉女,接上表文,玉皇亦從頭看過。表曰:

“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天有神而地有鬼,陰陽輪轉;禽有生而獸有死,反覆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數,不能易也。今有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不服拘喚。弄神通,打絕九幽鬼使;恃勢力,驚傷十代慈王。大鬧森羅,強銷名號。致使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迴,各無生死。貧僧具表,冒瀆天威。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永安地府。謹奏。”

玉皇大帝覽畢,心中微微有了些想法,傳旨:“著冥君迴歸地府,朕即遣將擒拿。”

秦廣王亦頓首謝去,推離在側。

玉皇大帝宣眾文武仙卿,明知故問曰:“這妖猴是幾年產育,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

一言未已,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也。”

玉皇大帝佯裝不知,問道:“可知這猴兒在何處仙山學道?隨誰學的道。”

千里眼、順風耳都是太上老君的人,莫說不知,即使知道,也不會多言,千里眼當下道:“回陛下,此猴當年遍訪仙山學道,一尋八九年,後在西牛賀洲銷聲匿跡,日前才學道歸來,至於隨何人學道,在何處學道,就不得而知。”

玉皇大帝環視眾文武仙卿,道:“可有知之者?”

太白金星說道故作思考了一番,出了仙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