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的產量!”

“譁~”聽到番薯的畝產達到了一千斤。幾個內閣大臣全都驚的目瞪口呆,就算是老成持重如李東陽。也激動的一下子站直了身子,胸前白花花的鬍子也顫抖起來,若不是之前已經有了望遠鏡和玉米做鋪墊,他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世上竟然還有畝產千斤的糧食作物。

楊廷和等人的表現也與李東陽差不多,一個個手捻鬍鬚激動的說不出話來,本來他們還在擔心皇帝陛下忽然召集自己又有什麼荒唐事,可是沒想到竟然一連送給他們兩個天大的驚喜,若是周重的話全都是真的,那麼等到將玉米和番薯推廣開來後,大明在百年內將再無缺糧之慮,無數百姓都將因玉米和番薯活命,他們這些內閣大臣同樣也會在史冊上留下一個大大的美名,從而流芳萬世,這正是他們詩書人一生最大的追求。

想到自己也能像歷史上的那些賢相一樣為萬人稱頌,李東陽和楊廷和等人心中更加激動,不過他們畢竟不是普通人,很快李東陽就從激動中清醒過來,當下開口道:“周同知,你能為我大明帶來這兩種如此利國利民的農作物,的確是一件天大的功勞,只是不知道若是朝廷想要推廣這兩種作物的話,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聽到李東陽的話,周重立刻開口回答道:“啟稟李公,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玉米種子和番薯秧苗的數量不多,最少也需要一年時間的育種才可以大規模的推廣,因此之前陛下已經做出指示,讓我將玉米種子和番薯秧苗送到京城,明年先在京城周圍的皇莊中栽種,等到後年時,再向往緩緩推廣,而且為了不因此擾民,最好推廣的手段溫和一些,讓百姓們先看到兩種作物的優勢,到時他們自然會爭搶著栽種!”

聽到種子和秧苗不足,李東陽和楊廷和等人也都是暗叫可惜,雖然他們也明白,推廣這兩種作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少也需要數年甚至是十數年才能推廣到全國,不過他們還是想早點開始推廣,這樣也能早日看到效果。特別是李東陽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再做多久的大學士,因此他想在離任之前,將玉米和番薯推廣做出一些成績來,到時他也能風風光光的退下來,後世提起玉米和番薯時,自然也不會忘記他。

趁著李東陽他們都被玉米和番薯的產量所震驚,只見正德笑呵呵的開口道:“各位愛卿,玉米和番薯都是周重千辛萬苦才帶回我大明的,若是將這兩種作物推廣開來,無數百姓都會不再忍受飢餓之苦,不知各位愛卿覺得以周重這樣的功勞,是否可以擔任四海提督一職?”

“這……”聽到正德的話,李東陽他們也都從震驚中清醒過來,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回答。以玉米和番薯對大明所產生的影響,就算是給周重封候也不為過,不過很可惜的是,正德要的並不僅僅是讓周重封候,而是要將周重提拔為四海提督,雖然以對方的年齡擔任這個職位有些不合適,但以他立下的這個大功來說,擔任這樣的官職卻是綽綽有餘。

看到李東陽他們一個個的都不說話,正德嘴角也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只見他最後終於拍板決定道:“既然各位愛卿都沒有反對,那也就是同意了,來人,立刻擬一道聖旨,即日起組建四海提督衙門,總督海防軍務,提拔原錦衣衛同知周重為四海提督!”

正德皇帝的口諭下達,李東陽他們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於是周重擔任四海提督一事就算這麼定下來了,當然一個新衙門的組建,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這需要吏部、兵部、戶部等各個部門的一系列協作,不過這些事並不需要正德和周重操心,一切都由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