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太子殿下,既然李焞已經送來了國書,不如咱們仔細看看,說不定能看出些端倪。若是朝鮮的事情,兩邊的說辭必定是一樣的。若是欽差們的事情,那兩邊說辭就可能有漏洞,咱們仔細找一下,也好對汗阿瑪有個交代。”
胤礽想了一下,連連點頭:“你說的很對,雖然咱們有理,但說不定會被那起子小人倒打一耙,咱們還是先將他們的把柄給汗阿瑪送過去才行。”
說著,就轉身吩咐了人,讓人將李焞送來的國書給找了過來。胤礽若是誠心辦事,也是個十分心細的,不僅是今年的國書,連去年的都要了過來。
胤禛打著找茬的主意,將那國書上下左右仔細的瞧了好幾遍,誓要找出幾個漏洞出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看到其中的某個稱呼的時候,胤禛怒了,拍桌子起身:“這朝鮮,果然是有不臣之心!”
胤礽抬頭,很迷茫的看胤禛,胤禛手指在那國書上使勁戳,讓胤礽看他指著的兩處字——一處是需要避諱的玄字,一處是不能避諱的崇字,國書上很大大咧咧的將前者給寫出來了,而將後者少寫了一筆給避諱過去了。
☆、衡量
不管那個失誤是多麼的小;胤禛既然是已經決定給朝鮮一個下馬威看看了;自然是義憤填膺的使勁誇大了;就差將朝鮮說的明天就要攻打京城了。''。
胤礽一開始只顧著高興胤禛是和他站在統一戰線的了,後來就有些疑惑了;伸手拍了拍胤禛的肩膀皺眉問道:“四弟;你可是被聽說了什麼訊息?”
看胤禛那樣子;就好像是和朝鮮有深仇大恨一樣。胤禛本身是康熙第二寵愛的皇子,又沒怎麼出過京城;朝鮮來朝賀的時候,也不是胤禛接待的;也就是說,朝鮮不敢也不可能得罪胤禛;那麼既然不是兩者結仇,就是胤禛真的知道一些什麼內幕?
“沒有。”胤禛也反應過來自己說的有些太過了,不過,他反應倒是快,馬上就想到之前自己和李中炳說的那個“交通”的事情了,於是身子往胤礽身邊側了側,悄聲說道:“我這裡是有一件事情要告訴太子殿下,要是做成了,那可是流傳千古的事情,但是前期需要的投入比較大,短時間內也可不能收到什麼成效。”
胤礽蹙眉,手指在國書上摩挲了兩下。他也是知道一點兒國情的,康熙從來不隱瞞他。看起來,大清是國富民強的,但實際上,盛年美景下面蓋著的,是滿目蒼夷。
從康熙繼位開始,要擒鰲拜,除三藩,收復臺灣,平定蒙古,對抗沙俄,在康熙三十六年之前,幾乎年年有戰爭。其實戰爭不是很稀奇的,歷史上每一個皇上在位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有戰爭的。除了大宋朝那個著名的仁君,四十年硬是沒發生過任何一次戰爭。
但是壞就壞在以康熙為首的統治是蠻夷的統治,這些戰爭,有些能得到漢人的支援,有些則完全和漢人沒有任何關係,有些甚至是被漢人反對的。整個國家最多的是漢人,就算滿人入關的時候殺燒搶掠的得了不少寶貝,但更大的資源依然是掌握在漢人手裡的。
所以,這戰爭,最後買單的肯定不是漢人,只有康熙這個當皇上的,才是最後付出代價的人。於是,打了多少年的戰爭,康熙就得出多少年的兵器糧草戰袍等東西的錢。再加上八旗的供養,年年都要給出那麼一大筆錢,給完連個收據都得不到。
而康熙的運氣大概是太不好了,他倒是仁慈寬容是個明君,天天兢兢業業的看摺子商量政事。簡直就是歷史上最辛苦的皇帝了,和明朝那些從來不早朝的皇帝相比,康熙真是勤奮到家了。
奈何老天不給面子,年年有災情,不是水災就是旱災,不是旱災就是雪災,不是雪災就是風災,從來沒有消停過。''。偶爾消停了一次,還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