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豔陽天那張臉上這時顯得尤其陰沉,不自覺引動的煞氣讓人觀之隱隱透出黑紅之光,殿中官員大多不曾見過這等殺氣騰騰的場面,一時噤若寒蟬。
北撒族軍自殿外分左右奔入,控制殿堂內外。豔陽天對那些朝臣再不看一眼,昂首闊步至王后面前,跪拜問安。王后心情激盪,只覺看到太子,才能讓一顆愧對先王的心得到些許安慰。
“太子終於會來了。哀家……”“母后節哀。待兒臣理畢朝中混亂,再向母后請安。”“有太子主持,哀家放心矣!”王后見他神容與過去渾然不同,行止威風凜凜,一言一行無不透著幾分先王年輕時的神采,不覺更是寬慰,放心的在太監陪同下離開大殿。
陽天把劍胸前一擺,冷笑環視眾朝臣一圈。未及開口,下頭已有朝臣跪拜高呼。“太子殿下您終於回來了,中魏有望了,先王瞑目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讓人滅亡(九)
有人帶頭,眾朝臣紛紛跟隨效仿,便是有些心中不情願的此刻也不敢言語,唯恐惹來殺身之禍。一片擁戴歡呼聲,響徹大殿內外。
與此同時,後宮眾嬪妃亂成一團,前些是日遭人冷落的妃子此時暗中幸災樂禍,只等看那些替人說好的先王寵妃如何下場。便有許多妃嬪不約而同往西宮求助絕色成雙兩妃,也就是當初李若獻上,被先王大喜之下金口御賜的榮稱。
不料到達西宮外一看,此地已被禁軍圍封,不許出入。這群嬪妃料想西宮兩位先王年輕寵妃下場,更恐遭牽連,便又全轉往求助王后。只見東宮大門緊閉,看門的太監傳達王后旨意,謝絕拜見。這群六神無主的嬪妃只得轉往求助王太后,好不容易見到太后,跪拜成群,哭喊抽泣,哀聲一片。
太后申請悲憫,聽她們哭訴許久,最後只得一聲嘆息。“中魏雖有些女中豪傑,然而後宮不涉政事素來未曾改變。哀家有心相救,也需看新王意下如何。你們都先回去吧……”
一群妃嬪又自哭喊哀求陣,最後才無可奈何的退去,出得殿門外時,正碰上前來問安的太子罌粟烈;化名豔陽天也是依本名所改。無助的嬪妃中有人想起太后的話;帶頭撲倒跪拜懇求恕罪;其它的全都效仿。
太子神色冷淡的拿眼講她們好一陣打量;半響;才淡淡然吐出句話。
“每每念及父王;總恐他於九泉之下孤獨寂寞。思之哀哉;痛哉。”言罷自顧徑走;拜見太后。身後一群嬪妃嚎啕哭喊;被禁軍全部帶走。
太子見過太后;叫退左右;斟酌再三;還是問起先王之事。只見太后幽幽長嘆;神情哀痛;一番述說;才讓陽天明白究竟。原來真正的魏王本有一胞弟;自幼心比天高;偏偏不願勤學;文學武功無一出眾;多番為非作歹;終於被趕出家門。
自原世界來此天地後;本以為再不會見;不料十年前又被建立魏國大業的魏王遇上;念及兄弟情深;還是將他接回王宮。本欲封他個逍遙王做;奈何他堅持推辭;只說無所建樹;必然辱沒魏王英明。
此事因此擱置;王宮中知者也不多。太后念他離家日久;吃苦不少;觀之又似有所改變;待他尤其關懷。不想一年後;竟發生誰也想不到的變故。事情具體如何;太后至今不知詳細。只知道一夜之間;真正的魏王變成了他;那個為世所景仰的王卻再無蹤影。
與之同時;王宮裡跟隨先王的親信將臣;或是失蹤;或是辭官回家。旁人不知何故;太后哪裡認不出兩個兒子的差異。本是要問;幾經思慮;唯恐陷中魏於大難;又不相信神武非凡的魏王能被這無用此子謀害;終還是沉默不說。到多年後;才得到確鑿訊息;魏王的確早已遇害;是被毒殺;而此事還有道門參與其中。那時木已成舟;太后說也無用;便也只能沉默下去;直到如今。
太子這才明白何以數年前開始太后總不喜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