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夠重新調整戰線。但是當他們晚些時候來看望蒙哥馬利的時候,他發現後者已經把事情安排妥當了。
布魯克這樣寫道:
“這一插曲突出地表現了蒙蒂的才能,必須做出某些安排,因為德軍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到來,而他確實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記得當時我這樣對他說道,可憐的比利時指揮官,竟然一點也不知道他懷裡抱著一條毒蛇。”
蒙哥馬利是位傑出的部隊訓練者,在蒙哥馬利到達北非之後,他就開始在全軍展開訓練,他要北非的英軍成為一支能在各種氣象條件下作戰的部隊。
他曾這樣說道:
“無論雨、雪、冰、泥,無論好天氣還是壞天氣,白天還是黑夜,我軍都必須比德軍善戰。”
他用萬無一失的原則來檢驗他的部隊,任何一級軍官,不管是團隊的,還是參謀機構的,只要不能經受緊張的生活,都得免職。
當時在一位師長後來回憶說:
“軍區的每一個軍官,不論年齡大小和軍銜高低,每星期都必須進行兩次長跑,有些軍官說長跑會使他們死掉,蒙哥馬利就對他們說,死了也好。”
在第八集團軍司令部擔任情報官的老兵,他回憶說:
“年齡在45歲以下的所有參謀軍官每週都必須揹著槍支彈藥列隊正式行軍,並且必須全副武裝越野長跑10英里,這項投資,在戰爭過程中給部隊帶來了很大好處。”
蒙哥馬利也是治軍的能手,他接管秩序混亂、士氣低落的第8集團軍的指揮後,就開始處理他認為必須立即予以注意的三項任務:
第一項任務是在集團軍內樹立他的形象,並恢復全軍人員對集團軍本身及其高階軍官的信任;
第二項任務是建立一個與他的性格和作戰理論相適應的指揮系統,最後則是對付隆美爾。
蒙哥馬利認為,問題不在於隆美爾是否進攻,而在於何時何地發動進攻。
這場被公認為迫在眉睫的戰鬥將是他指揮的第一場戰鬥,必須打贏,決定性地打贏。
本著這一信條和這些考慮,他在就職後的最初幾天就盡一切可能視察了許多部隊。
但是在他本人下部隊以前,他的精神早已傳到部隊去了,蒙哥馬利事後這樣寫道:
“我向他們作了自我介紹,說我希望同大家見面談談。正如他們知道的那樣,我已經發布了一些命令,並且繼續釋出命令,決不後退的命令意味著作戰方針的基本改變。
他們必須明白我的方針是什麼,因為他們將處理具體的參謀工作。
如果要就地作戰,那麼防禦陣地必須有縱深,所有的運輸工具必須撤回後方,彈藥、水、口糧等必須貯藏在前方地域。
為使決不後退的命令有實現的可能,第8集團軍需要更多的部隊。
在後方,尼羅河三角洲有大批部隊守衛,但埃及城市的保衛必須透過這裡的戰鬥來實現……”
像這樣重要的講話和命令很快就在前線傳開了,也許傳聞所起的作用就像他本人親自到場一樣大。
……(未完待續。)
第240章 突泥斯油田
蒙哥馬利採取措施,清除了被他診斷為“朽木”的那些人,並以晉升或從英國調進的手段引進了一些年富力強的人。
他從英國調奧利弗?利斯來接管北面的第30軍,調霍羅克斯來接管南面的第13軍,調柯克曼准將任炮兵指揮官。
他本來還打算把邁爾斯?登普西調來指揮計劃成立的新裝甲軍,而亞歷山大勸導他說,一下子調來3個新軍長未免太過分了。
這樣他才放棄更好的選擇而讓拉姆斯登這個曾經指揮過第1裝甲師的沙漠老手來當新裝甲軍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