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楊猛的操作之下,沙俄上下幾乎都知道了英吉利與清國媾和之事。

英吉利要撇下沙俄傭兵單飛的訊息,也在軍營之中,傳的有模有樣,英吉利的戰船不夠,一旦英軍撤走,清軍就會剿滅被拋棄的沙俄傭兵。

當營地之外的幾枚開花彈,在沙俄的營地之中爆炸後,雖說米哈伊爾等人也覺得有些蹊蹺,但藉機發難,也是米哈伊爾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米哈伊爾等人的心裡,留下英軍就是對沙俄傭兵的保護,內亂之初沙俄一方也沒打算與英軍死磕,但有了民團的參與,內亂的步伐一下就變得不可遏制了。

沙俄一方首先對英軍開了火,而民團打向英俄雙發的零星炮火,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開始有限度的對抗,到英俄雙方打得不分敵我,僅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

沙俄傭兵的心裡本就有怒火,這段時間被圍,沙俄的軍官們,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度也越來越弱,英吉利一方雖然有心遏制內亂的戰火,但沙俄一方的不依不饒,也引起了英軍的反彈,內亂的小火苗,慢慢的失控了,方圓數里的北塘營地,慢慢的被密集的槍聲所籠罩。

當楊猛帶著一隊隊的歐美記者登上高臺的時候,北塘營地正是打的興高采烈的時候,由於主將們的剋制,火炮之類的東西用的不多,英俄雙方打的雖說激烈,但死傷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這樣的亂子,看的歐美各國的記者目瞪口呆,有了楊猛等人的解說,矛盾的根由,他們也清楚了,英吉利單方面與大清議和,引起了沙俄一方的不滿,這就是內亂的由來。

這邊楊猛帶著一群記者在看戲,那邊英俄營地之中的義律卻沉不住氣了,事情的演變,超出了眾人的想象,雖說可以預料清國一方沒起什麼好作用,但如今的局勢,卻讓英吉利不得不做出抉擇了。

這麼打下去,議和之事必然要化為泡影的,與沙俄傭兵打個兩敗俱傷,對英吉利來說太過被動了,與沙俄交涉,但那些紅了眼的老毛子,根本不聽什麼建議,如今對英吉利一方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聯合清軍對付沙俄傭兵了。

北塘的陸軍,對於接下來在印度的戰爭,極為重要,英吉利與沙俄本就不是什麼友好鄰邦,既然已經放棄沙俄了,再落井下石一番,也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安排底下的將領,擋住沙俄傭兵的攻勢,義律帶著談判團,就到了楊猛所在的民團營地,當義律走上高臺,見到那群歐美記者的時候,許多事情都雲開霧散了。

這次北塘營地的內亂,應該完全是清國一方謀劃的,清國的這位楊猛公爵,要在大英帝國的傷口上撒鹽吶!

雖說已經看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但如今的形勢,由不得英吉利一方做主導。想要安然退兵。就要與清軍合作。與其英軍滅掉沙俄傭兵,不如與清軍聯手,共同解決米哈伊爾的沙俄傭兵,這樣一來,沙俄對於英吉利的仇恨也會少上一些的。

“公爵大人,我們願意與清軍合作!”

“好!簽署一份合約,讓海上的英吉利戰艦卸下主炮,咱們就可以共同對付沙俄傭兵了。”

在歐美記者的面前。楊猛絲毫也不隱瞞政治的醜惡一面,如今的大清完全不需要憐憫,也不需要理解,只要達到目的就好。

無論楊猛這邊做的多麼合力,歐美世界都不會輕易的認可大清這個國家的,與其委曲求全,不如肆無忌憚,懦夫與瘋子,歐美世界更害怕的是瘋子。

這次與英吉利聯手,請來歐美的記者團。楊猛就是要透過這些記者的喉舌,顛覆歐洲長久以來形成的契約關係。有了這一次就有下一次,慢慢的歐洲的國際關係,就將變成毫無信任度的你爭我奪。

這只是第一步,等沙俄戰敗之後,楊猛還有第二步,一旦契約關係被顛覆,英吉利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