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如來宣一聲佛號,一道金光沒入金蟬子肉身之中。

聽佛眾人皆道釋迦牟尼慈悲,讚揚一番,各自散去,千條佛光,萬條祥瑞,飛出靈山。

迦葉、阿儺兩尊者架起金蟬子肉身,往舍利塔而去,走了沒多久,忽然耳中炸開響雷,釋迦牟尼對二尊者下達法旨。聽完法旨,兩尊者臉色煞白,顫巍巍抬起金蟬子,拐彎走向別處。

在場唯餘燃燈古佛、彌勒佛二佛,釋迦牟尼如來道:“可得長生?”

二佛對望一眼道:“可得長生。”

釋迦牟尼如來頓了頓道:“可得永生?”

二佛高宣一聲佛號,閉口不言。

釋迦牟尼如來知曉其中意思,靜默不說話,不知過了多久,迦葉、阿儺兩尊者抬一個巨大的蒸籠到場,熱氣騰騰,似乎剛出爐一般。

二佛看了眼蒸籠,合十再念佛號,與此同時,三道清光落下,三清去而又返。

釋迦牟尼如來絲毫不覺意外,朝三清頷首,隨後道:“開籠!”

迦葉、阿儺開啟蒸籠,熱氣翻滾,蒸籠之上,端坐金蟬子,雙手合十,面帶微笑,已然蒸熟。

太上老君息了一聲,千般算計,萬般騰挪,終是逃不過天命。

迦葉、阿儺不敢看蒸籠一眼,低垂頭,心中惶恐,頗有兔死狐悲之感。

釋迦牟尼如來看了在場眾人道:“諸位分而食之,可得長生。”

……

金蟬子坐化的那一刻,地仙之祖鎮元子,往西方靈山看了一眼,站在人參果樹之下,久久不言。

“五百年後,與佛為戰,你從此過,我行他方。開方便之門,還傳茶之情。”

……

“你要輪迴,我便隨你去,陪你在踏去西行路。”

六道輪迴,轉一世因果。

奈何橋邊,飲一碗忘記。

三生石前,刻一字眷戀。

黃泉路上,等一眼回眸。

金蟬子離開西天靈山,便直飛下界來到地府,打算見那地藏王菩薩之後,便去孟婆那裡準備這次的,第十次輪迴。

金蟬子來到地府,獨自立在奈何橋頭,回望黃泉,旁邊的孟婆搖搖頭輕道“別回頭,回頭看到的都是傷痛,撕扯了靈魂,鑽裂的心扉。”

金蟬子嘴角微微一笑,點點頭‘謝謝,不過。這路既然是我走過的路,那麼理應是我應該承受的。不是嗎?孟婆。“

金蟬子謝過孟婆,執意回過頭去,比傷痛更痛的都經歷了,害怕什麼?幽幽黃泉裡,腐朽的白骨遊躺在彼岸花,發出中啾啾悲聲,麻木的靈魂走上奈何橋悽悽哀嚎。

彼岸花開,花開彼岸,花開無葉,葉生無花!

想念相惜卻不得相見,獨自彼岸路。

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

果然!!!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某個地方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華,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種魔力,可以讓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

不知是真是假!!!

子規啼血,魂入幽冥,一聲聲涕泣,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奈何橋上,薄弱的靈魂,禁不住誘惑回首,痛到痙攣,想往回走,想要歸去,最終沉落忘川河,汙濁的波濤之中,為銅蛇鐵狗咬噬,受盡折磨不得解脫。

相傳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

便是這彼岸花語!

忘不掉,就永沉過去,是禍?是福?

金蟬子抬起頭望向地府更遠處,不見心中那人,不聞音容。

白髮的孟婆佝僂著腰,捧上一碗忘魂湯,蒼老的聲音絮絮叨叨地念著:“喝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