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邊看,邊說。
果然不久,路上的行人就有了反應,跟著我們一起抬頭看天,真以為天上有什麼吸引人的東西。
我們覺得很有趣。抬頭望天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邊走邊看,有的人停下來認真看,但卻沒人過來問我們究竟看什麼。
等大家都覺得惡作劇該結束的時候,我們一鬨而散。我們繼續往前走,背後留下了一群看天的人!
直到有一個小女孩一句話道出了真相,她說:“媽媽,天上根本沒有什麼,哥哥姐姐們在騙人!”望天的人們才知道自己上了當,有的匆匆離去,有的自我解嘲地傻笑。
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一般來說,在一個群體中,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行為和意見與群體不一致,或與群體中大多數人有分歧時,會感受到一種壓力,這促使他趨向於與群體一致。也可以說,從眾源於群體對自己的無形壓力,迫使自己違心地產生與自己意願相反的行為。 。。
具備靈活頭腦應訓練的6種思維能力(3)
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
不同型別的人,從眾行為的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女性從眾多於男性;性格內向、自卑感較強的人多於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齡小的人多於年齡大的人;社會閱歷淺的人多於社會閱歷豐富的人。
其實,有時候,從眾也不是一件什麼壞事。當你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別人的做法可以給你參考。一般來說,大多數人的決定都是對的,他人的經驗就是你的行為指標,這樣可以為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麻煩。
然而,從眾心理也會讓人缺乏分析,降低了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況且別人的經驗是否適合你,還是根本就是錯誤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不顧是非曲直地盲目服從多數,隨大流,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張麗一年前畢業於某所大學,現在一個影視傳播公司上班,在月收入並不高的情況下,已經是個有房一族了,但她過得並不快樂,每個月的月供讓她很辛苦。
起因是她看到朋友們都買了房,在“房價還會不斷上漲”的輿論影響下,加上她的一點虛榮心和攀比心,生怕自己跟那些有房的朋友們不“合群”,她想也沒想就下了買房的決心,讓父母為自己交了首付,自己負責月供。
成為有房一族,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興奮。房價漲得沒有她想象得那麼快,相反,佔每月工資80%的月供壓得她喘不過氣。她後悔當初買了房。
馬克?吐溫說,“一般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喜歡透過學習和自省來構建自己的觀點,然而卻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鄰居在想什麼,接著盲目從眾。”一個獨立性強、思維清晰、有主見的人是絕不會盲目從眾的。
很多年輕人,或缺乏對自身的認識,或對前路很迷茫,或礙於虛榮,寧願跟著別人走也不願意傾聽內心的聲音,不問自己想要什麼,不問別人的選擇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像上面的張麗,效仿別人,結果給自己帶來負擔。
別人的意見只是你的參考,最終的決策還是要結合你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因此,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現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不需要、不能跟隨的。年輕人要避免盲目的從眾,就要注意下面三點:
1。 認清壓力,做你自己。
上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