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里正雙手接過茶杯,道謝後道:“學堂的確不大,學堂不準備擴建嗎?”

楊兮搖頭,“我知道您老的來意,學堂最近兩年都不會收學生。”

直到楊三成為瑞州真正的掌控人,到時候不僅學堂會擴建,還會建新的學堂。

柳里正眼底遺憾,柳家有許多的親戚,可惜了,隨後又說起另一件事,“先生,我聽說這兩日縣裡難民和百姓有了衝突,現在縣裡多出萬人難民,他們一直閒著也不是事,不知道縣令大人有什麼打算?”

楊兮也頭疼的很,難民的人數超過了向縣的承受力,最近的矛盾不斷,無論是以工代賑,還是木炭買賣,人員已經飽和了。

楊兮嘆氣,“縣令還在想辦法解決。”

古代的生產力底下,糧食在盛世都不夠,何況是亂世,沒有足夠的糧食,沒有支撐縣城的產業,新到的萬人難民,讓鍾大哥焦頭爛額的,現在朱氏已經被接回了上河村。

鍾大哥還要顧忌向縣百姓,向縣的百姓才是根本,不能什麼好事都給難民,要把控好其中的平衡之處。

而且鍾大哥也不敢步伐太大,防止繼續被算計針對。

楊兮等柳里正離開,陷入了沉思,古代生產力底下,又不能無休止的開荒種田,而且提高糧食產量也不容易,種子需要透過一代代的最佳化和篩選,投入的不僅是人力和物力,還有時間,提高糧食產量目前能入手的是肥料。

楊兮麻了,她不懂種田,更不用說肥料了。

別以為古代沒有自己的智慧,為了增產,古代百姓懂得利用肥料。

周鈺進來就見媳婦皺著眉頭,“里正有什麼事,讓你為難了?”

楊兮回神,“里正沒說什麼事,我只是忍不住想縣裡的情況。”

周鈺坐在媳婦身邊,“其實還有一條解決辦法,以前漁船因為海盜不敢出海,海邊的村子更是成了鬼村,現在瑞州已經沒了海盜。”

楊兮,“所以?”

周鈺笑著,“所以海產加工如何?曬乾的魚蝦等可以賣的很遠,花縣其實做的就不錯,不過,因為花縣縣令沒見過現代的海產多樣化,花縣只打撈賣海貨太單一了。”

楊兮挑眉,“那是花縣縣令懶的動腦子,只要安撫住難民就可以了。”

她從來不會小看古代的智慧,逼到無路可走,法子就出來了。

周鈺也想過織布坊擴建,可惜生產力跟不上,又是戰亂的年月,糧食都不夠,哪裡還有人大肆的種棉花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