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電波通訊,升得越高,覆蓋範圍更廣,只是更耗動力,以及會有一些通訊干擾及延時等,這些在特殊時期都是可以犧牲的,何況以電波的速度,延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衛星放在一個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工程人員開啟遙控裝置,啟動了衛星,衛星上的幾臺高速電機一啟動,頓時產生了巨大的噪音,這沒辦法,好在衛星是在天空之上,這噪音傳到地面時基本聽不到。

只見衛星沖天而起,直往陽明市中心而去,一直飛到了10公里高的位置才懸停,衛星上的攝像頭傳來了訊號,遙控面板上可以見到衛星上的動力裝置忽然升高,遠離了衛星通訊裝置,中間是三根可伸縮的長杆連線著,這是為了儘量避免氣流對下方的通訊裝置造成影響。

而衛星裝置的天線開始伸展開來,足有直徑20米大小,形成了一個類似圓罩形的120度角天線陣列主體,正對著地面,此時開始自動與地面電訊運營商的基站系統在後臺對接,螢幕上顯示在接管的程序。

電話接入的使用者數量在急速增加,用最初的幾千戶到現在的幾百萬戶,幾乎接管了電訊公司的百分之六十的地面基站,這也是協商的結果。

電訊公司不想一下子將基站的通訊全部轉移到衛星上,在使用者接入之後,網路的流量也在急速增加,可見行動網路的通訊太普及了。

發射現場提供了高倍望遠鏡,讓觀禮的人可以觀察到衛星的執行狀態。

楊帆也拿過一臺望遠鏡觀看,可以清晰地看到那衛星只是有些輕微的搖晃。

只見那衛星的電機停掉了3臺,只有3臺在運轉,陳華解釋說,因為維持現在的狀態只需3臺即可,另外3臺是用來切換用的,因為電機長時間工作之後需休息一段時間,就由另外3臺來接力,否則電機容易壞,達不到使用壽命。

楊帆聽了直點頭,這些細節他從未考慮過,專業人士就是不一樣。

看了一會,見衛星正常運轉,觀禮的人都向楊帆道賀,假惺惺的居多,只有手機廠商有那麼一點真誠。

眾人道賀後就相繼告辭離去,一切都只有靠時間及惡劣天氣來驗證衛星的可靠性,現在多說什麼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