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頂上,把防護土層炸飛了不少,露出了裡面的混凝土層。那混凝土層太厚了,航空炸彈根本就無能為力,只是彈著處的混凝土層,由原來的三米,被炸成了一米左右。當時炸彈落下來的時候,那聲音,震得指揮部裡的人頭昏腦漲,藤下的耳朵一直就嗡嗡的直響,幸好,沒有一個受傷。

只是接下來,指揮部的幸運到頭了。中國人不知道打那兒弄來了一些慢吞吞的大型軍艦,密集的炮彈,幾乎把花蓮港翻了一遍。他的指揮部也不能倖免,幾發炮彈落在指揮部的上面,嚴重破壞了防護層的結構。其中一發炮彈巧之又巧的,正好擊中一處原先就被航空炸彈炸薄的防護層上面,穿過鋼筋混凝土層,落在指揮部內。巨大的爆炸,把指揮部內的所有人都炸飛了出去,藤下也不例外,腦袋撞到牆上,暈了過去。幸好,這顆炮彈是落在指揮部的一側,並沒有把整個指揮部摧毀,但就算是這樣,一半的指揮部人員喪生。當藤下大佐醒來的時候,整個指揮部一片狼籍,到處都是汙血,到處都是屍體,以及被炸飛的胳膊、大腿什麼的。

藤下連忙站了起來,朝另一側衝了過去,幸好,通訊裝置都還完整,發報機還在。好不容易找了一個頭上還在留血、站都站不穩的發報員,藤下根本就不管那個傢伙的神智是否清醒,揪著那個傢伙的脖子,拉到了發報機旁,命令他馬上向臺北的飯島三朗發報:“我部受到中國海軍的猛烈攻擊,損失極其嚴重,工事嚴重受損,根本無法完成堅守任務。請求司令官允許我部剩餘部隊撤入山區,與中國人打游擊。”

發完報後,藤下大佐在指揮部內走來走去,等著臺北的回話。做為一個素以謀略見長的指揮官,他知道,這樣守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在如此的火力下,日本軍隊只有捱打的份,只有馬上撤入山區,才有反敗為勝的一線希望。但是,如果不經飯島三朗的同意,直接撤入山區的話,那就不是撤退,而是逃跑。一個有過逃跑紀錄的軍官,在日本軍隊中是極不受歡迎的,別說其它軍官的眼神,就是自己計程車兵,也不會再聽自己的命令了,就算真的活著回去,他藤下大佐不是上軍事法庭,就是不得不馬上回家種田。對於一個立志在軍隊中幹出一番事業的人來說,這比死還要難受,所以,藤下不敢自作主張,他得徵求飯島三朗中將的意見。

第三十七章 收復臺灣(7)

面的炮聲仍然在繼續,藤下的心也越來越緊,照這樣一兩天的話,等中國人登陸的時候,他估計湊不起一千個士兵去迎戰,飯島三朗中將如果不同意的話,他們這些駐守花蓮港士兵的命運就已經確定了,九成九會成為炮下冤魂。對此,藤下有著一種不詳的預感,一向自信心爆滿,認為大日本帝國的陸軍遠遠強於其它國家陸軍的飯島三朗,估計不會同意他們就這樣撤出花蓮港。

果然不出所料,半個小時之後,報務員收到了來自臺北的電報。那個倒黴的報務員勉勉強強站了起來,顧不得擦乾臉上的血,朝著藤下大佐大聲報告著。可是,外面炮聲太響了,藤下根本就聽不清楚,他一把搶過了電報,自己看了起來:“不得撤入山區,堅守花蓮港,保住主力退路,否則軍法處置。”

看著這電報,藤下的火氣突突往上冒,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飯桶,你叫我拿什麼守住花蓮港?難道叫我們用步槍跟中國人的356毫米口徑的巨炮對轟?滿臉怒色的藤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