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自己不能私自處理了。也就是說,那些馬和牛的肉,仍然是屬於劉民的,不過劉民也不是一味的壓榨那些老百姓,凡是牛和馬生下的小小崽。劉民都會給與那些收養人一定的獎勵,鼓勵百姓們大力的養殖牛和馬。

由於劉民這一方大力推廣水車。所以劉民的地盤上,只要不是發大水,基本上可以保證糧食的收成。雖然畝產量很低,但一個人種的地多了,糧食自然也就多了,以一個人一百畝地來論,按照這個時代的輪番耕作,一人一年可種不少於二十畝的地,一畝地一年以一百斤來算。二十畝也就有二千斤了,交了劉民的稅收,刨去成本,一個人可落在手中的糧食不會少於一千斤,這一千在現代人看來是少的可憐,

但在那個時代來說,百姓的生活屬於自給自足的,一千斤的糧食,足以讓兩咋。人一年不至於捱餓,當然,在劉民大力推廣農業與牧業技術之後,一畝田地的糧食產量實際上有著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的產量,這個就看老百姓自己是不是勤快了,捨得賣力氣,又認真按照劉民派出的技術人員指導耕作,產量一般就會高一些,夫婦兩人種上三十到四十畝地,也不是很難的事情,老人和孩子在荒地上養一點雞,鴨豬羊什麼的,這日子基本上就過得去了。

這樣的生活,在劉民的眼中是很貧窮落後的生活,可在這個時代的百姓眼中,卻是有如天堂一般的生活。經歷了吃人肉生活的老百姓,對於這種生活,那是滿足極了,而且劉民的軍隊只徵招十八歲到二十八歲之間的人,對於民間的勞動力影響不是很大,所有落戶凹曰甩姍旬書曬)小說齊傘引川的地盤上的老百姓。只要經歷了一年的時間。往後的日籲肌不會很艱難了,這種在百姓眼中極為美好的生活,對於其他地盤上的百姓,那種吸引力是巨大的,而劉民又不斷的讓人在西涼那一邊宣傳洛陽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美好,弄的不但董卓手下的百姓心生嚮往,就是那些在馬騰和韓遂地盤上的百姓,也有一些活不下去的,想方設法的逃到劉民的地盤上來。

這一次,華雄,徐榮他們的出動,如同一點火星點燃了董卓地盤上的枯草,迅速的成為一場百姓逃亡的大火,不但李椎的軍營中有著大量計程車兵逃亡,李椎所鎮守的地盤上。百姓的逃亡在華雄他們這些人的幫助下,更是如同遷移的鳥群一般,拖家帶口的向著函谷關的方向進發。由於李椎不敢出動軍隊,以至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百姓逃到函谷關去。

這種百姓的逃亡,如同越來越大的火,向著董卓其他控制的地區擴散著,楊成是楊家屯的人,這個楊家屯在李椎所鎮守的地盤之外,他們這一屯的人本來有著兩千來人口,是一個很大的屯子,但因為天災**的,弄的到現在,整個屯的人還不到四百人,一些人餓死了,一些人被亂兵給殺了,一些人逃亡到了其他的地方,還有一些人被抓去當了兵。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之輩。楊成很幸運的長的了十七歲,沒有死在那些天災**之中,十七歲的楊成雖然餓的皮包骨頭,但天生的力氣不在西北之地來說,日後也會成為一名勇士。

家鄉的日子苦不堪言,十七歲的楊成很想離開這裡到外面去找些生計。但家中有一個老奶奶,有一個娘和一個妹妹在,做為家中剩下的唯一的男子,他如果離開了,那家中這三個女人,肯定是沒法再生存下去。這一天,楊成正與娘和妹妹在野外挖著草根,以填飽肚子,卻見兩個士兵模樣的人騎著馬跑了過來,見到這兩人,楊成的心中頓時有些慌了,拉著娘和妹妹便跑,亂兵的災害,比起其他的天災**來,為害更大,所以楊成一看到有當兵的過來了,心中便害怕之極,丟掉性命還不算,他的娘和妹妹這兩個女人肯定會落個生不如死的境地,但他們的兩條腿怎麼跑的過那騎兵,不一會兒便被追上了,楊成他們三人心中正自絕望時,卻聽那兩個騎兵中一人叫道:“四家的嫂嫂,你們跑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