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車型做撞測試,他們就製作了一個大型的壓力實驗平臺,將底盤或車架放在上面,靠液壓機械擠壓,看能承受多大的力,與沒有打孔洞的底盤和車架一對比,就知道設計合不合理了。

任何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這種方法就是他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想出來的,不需要動力也能實驗。

沈丹青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就回公司了。他也沒有太多的失落,因為他知道,世界上的事就很少有完美的,不如意才是常態,這是他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得出來的。

科研上遇到了瓶頸,非人力所能加速了,都需要時間,沈丹青就想看看非科研體系的近況了。

非科研體系最重要最忙的就數長勝建工了,他們可以說已經是四處開花了,又加上智慧生活計劃的實施。一下子,人手就不夠用了。要知道他們現在已經上了五千工人了,主要增加的工人就是長沙工業園徵地補償招的農民工。

農民沒什麼文化,又缺少紀律培訓,直接幹工人都不行,還得培訓,但是到建築工地做事到是合格。特別是工業園現在正在修建的三條公路:“芙蓉北路,中青路,青竹湖路,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長沙工業園的路與別地不同,他們是修路之前先修大型下水道。大到什麼程度呢?跟地鐵隧道一樣的大小。只不過長勝建工是露天開挖,而地鐵是開隧機直接開鑽,像穿山甲一樣。

露天開挖當然更簡單,挖機在下面挖,上面直接用龍門吊裝鬥,然後裝入上面排隊裝車的泥土車,大型龍門吊改裝的鬥,一斗就是2o多噸,剛好一輛後八輪渣土車的量,效率那是槓槓的。而且渣土車不用下泥坑,輪子也乾淨得很,下雨天也能開工。

當然這隻能是近似直路才能用,碰到彎道的話就臨時用大型車吊裝車。

總得來說,這是一種高效的工程施工方案了。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前面開挖,後面就可以築混泥土護牆。因為後面不需要通車了,不影響前面施工。

下水道的頂,也像地鐵隧道一樣,是預製分片式拱形頂。這裡又比地鐵隧道方便了,他們製作了一個可以移動的固定支撐架,像搭積木一樣的一段一段的搭好了。然後再在上面填土壓平壓緊,就可以正式築路了。

雖然修的是雙向六車道瀝青路,但是底層也築了一層二十公分的混泥土,作為硬式底面。

在硬底之上,再分時段鋪了總計五層的緩衝層。這個最花時間,每壓一層之後,都要灑水沉澱再壓,或者是讓雨水進行自然沉澱之後再壓,總之要保證每層為十公分。這個時間,一般是一個月一層。

再上面的瀝青路面,反而不花時間,有得二三天時間就可以通車了。當然還有後期的護坡,引水溝,護路石,中間及兩邊的花壇,以及最後的車道線等等,也要花不少時間。

還有一種意外情況,那就是芙蓉北路作為通往湘陰岳陽的1o2省道,道路還是比較繁忙的,不可能中斷道路施工,因此他們就取先修兩邊一車道的方法。兩邊沒有大型下水道,比較簡單點。但是也要花費半年的時間,原因已經講明瞭,就是緩衝層最花時間,所以實際上時間是近乎翻倍了。

鑑於這種費時的情況,長勝建工就用了同時開工,多點開工的辦法,來縮短施工週期。自然的就要招收大量的工人了。

工業園內的當地農民,徵地補償是沒有錢的,因為長勝投資集團是向政府購買的地,實際上也沒有義務補償。

但是沈丹青考慮到買地只花了像徵性的一塊錢,政府也沒錢補償農民。又加上長勝投資集團需要大量的工人,到哪招不是招人啊!於是他就做出了徵地給招工指標的決議。

原則上,每一戶農戶只有一個招工指標,但是農民家裡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家庭成員,可以不計入指標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