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覺得有什麼不中意,她從匣中取出一枚百寶鳳凰扇釵,往鬢後一抿,顫巍巍定住了。

一片光華,將她的面容映照得如月皎美,又添自然威儀。

皇后在旁瞧著,心下一陣酸意。忙斂住了,上前扶過太后,貼心的放慢了腳步。

前殿之中,幾位閣臣早已斂空恭候,右側有一道座位,以鮫珠紗朦朧分割,周貴妃端坐其中,神色面容都瞧不真切。左側上的位置,也有相同的紗帳,顯然是為皇后們同路人太后在正中玉座坐定,環視了眾人,眉眼中蘊含了笑意,將周浚的奏章由侍從殿讀,殿中一片喜氣,逐漸瀰漫。

眾臣接著宮人緊急謄寫的抄件,急急讀來,口中滿是稱頌聖德深廣。

周貴妃從紗幕中伸出一隻手,接過抄件,一目十行的看完,竟是挑開了紗帳,面視太后問道:“娘娘,臣妾有一事不明——為何是我父親上這大捷的奏章?”

太后見她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奧秘,笑得越發高華和藹,她微微沉吟著,說道:“奏章裡說,皇帝受了些傷……”

周貴妃聽她言辭閃爍,正要再問,只見太后繼續道:“皇帝受傷,雖然已無大礙,我總是心中不安,還是宣那使者前來一問為好。”

使者再一次被宣至殿前,他稍事休息,面色已微風紅潤,更顯得英俊軒昂。太后捏著腕間佛珠,問道:“皇帝的傷到底如何?”

那青年偏將單膝跪地,聲音清脆無懼:“陛下身先士卒,與韃靼人搏殺時,雖然大勝,卻意外落入涼川之中。”

“淹到河裡只會嗆水,可大將軍的奏章中,附有隨駕御醫的診斷,卻說皇帝是‘身有十幾處創口,猶以臂膀為重,’這是什麼緣故?”太后毫不放鬆,繼續逼問道。

那青年搖首:“此乃軍中機密,末將不知。”太后冷笑,剛說了句:“你也算是大將軍的親信……”便一時胸口發悶,說不出話來

一旁一個侍女眼尖,立刻遞上了茗茶,讓太后飲下,才緩了過來。

太后讓那侍女幫自己捶背,待胸中憋悶消盡,才繼續說道:“皇帝在軍中經此大難,周大將軍難道一無所知?他將皇帝的安全視若兒戲嗎?!”

她最後一句,雖然語氣不重,卻已是帶出斥責來

那青年將領面色蒼白,只能閉口無言。

一片僵持中,只聽得紗幕輕舒,周貴妃不顧眾人詫異的目光,朝著這邊深深看來。

她的目光,與那青年將領甫一接觸,便凝結糾纏,不忍分離。

這殿中眾人,軍國大事,在這一刻都化為烏有,他們彼此凝視著,深深溺陷於對方的眼,幾乎可以聽見,彼此的心跳。

當年朝夕笑對,青梅竹馬的少年少女,在多年後的今日,終於想見。

原來……是你嗎?

一陣涼風吹來,庭院裡的枝葉婆娑搖晃,片片花瓣,在窗前飄舞飛揚,翩然若仙,終究落入泥塵之中——

他們彼此凝望著,眼中的熱望與美夢,在下一瞬間,有如花瓣墜落,煙火熄滅,一陣風颳過,便了無痕跡。

宸宮 第四卷 第七十七章 急轉

兩人四目相對,碰撞間火花晶瑩纏綿,卻在下一瞬,歸為平靜暗湧。

那短短的一瞬,卻被太后盡掃眼中

她不動聲色的輕咳一聲,端起茶盞啜了一小口,若無其事的看向周貴妃:“你這孩子,心中也在擔憂皇上和父親吧……”

她深深嘆息著,不勝唏噓:“可憐見的,男人們出征在外,母親妻兒們,卻始終懸著一顆心哪……”

她揮了揮手,示意那青年退下:“既然你一無所知,我且信你,不過皇帝的安危非同小可——告訴你家將軍,讓他謹記莫忘!”

青年將領恭謹行禮道:“請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