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少帥”也能夠理解他的心情。

幹那麼多年刑警,然後專業緝毒,破獲大案小案無數,不止一次受過傷,由他接任副支隊長的唿聲很高,結果冒出一“少帥”,搞得他很沒面子。

哪個單位沒點矛盾,統一思想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沒那麼容易。

韋支隊既不能打擊年輕同志的積極性,一樣不能讓老同志寒心,跟政委對視了一眼,放下檔案說:“今天就到這兒,沒其它事散會,回去之後組織同志們學習上級精神,學習心得下週一要交上來。”

“是!”

韓博沒跟眾人一樣起身就走,朝朱傑、蘇海冰二人笑了笑,坐在位置上沒動。

他們不知道“少帥”這些天在忙什麼,“老帥”非常清楚,等政工室主任帶上會議室門,饒有興趣問:“小韓,跑一個月,有沒有收穫?”

“報告二位領導,人員配置基本上談妥了,現在的問題是經費。基層有基層的難處,實在沒辦法,我只能立下軍令狀,幫六個縣局爭取專項經費,縣局想方設法解決配套資金。”

韓博從電腦包裡掏出《南港市公安局刑事科學發展規劃》、《區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技術裝備配備標準》等六份材料,補充道:“這一份迫在眉睫,韋支隊,政委,您二位過一下目,如果沒問題我就上報政治部。”

檢驗重要,現場勘查更重要。

犯罪現場需要技術民警去勘查,物證需要技術民警去採集,三大隊總共幾個人,全市一年發生多少起需要勘查現場的案件,主要工作還是要基層單位去做。

如果市局刑事技術中心搞起來,九個區縣公安局技術中隊建設卻跟不上,那麼搞了也是白搞。

小夥子對自己的定位與剛才幾位完全不同,具有大局觀,考慮的是全域性,而不是自掃門前雪,只管市區這一畝三分地。

過去一個月,他一個分局一個分局跑,跑完分局跑縣局。

跟技術民警開座談會,跟技術民警一起出現場,而不是他們所認為的從來沒出過現場,然後結合實際情況跟區縣公安局長、政委及刑警大隊長探討刑事技術發展思路,爭取區縣公安局長和政委的支援,一起想辦法解決人員和經費等問題。

搞區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刑事科學技術室建設,確定建設標準,比如縣公安局技術民警人數要達到刑警總人數的20%,確保同時能出三個現場;

又比如刑事科學技術室基礎設施不能少於15個區間,技術室的專業實驗室、物證室、辦公室、資訊科技室等用房要集中,屍體解剖室的基礎設施和內部裝修要達到行業標準等等。

刑偵支隊屬業務指導部門,沒少給區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下達各種單位和隊伍建設要求及考核標準。

打一份檔案,蓋上章發下去,很簡單,結果卻收效甚微。

分局好一些,縣局的人員編制和經費嚴重依賴地方政府,政府不給公安局編制,不給公安局錢,公安局能有什麼辦法。為應付上級檢查,只能弄虛作假。

他在基層幹過,知道基層難處,沒以市局名義貿然下什麼檔案,而是跟基層商量著辦,達成共識之後再確定標準。

由此可見,剛才那幾位跟他有多大差距。

刑警支隊,法醫學、基礎醫學或臨床醫學專業兩名,生物化學與分子化學專業三名,計算機軟體技術、計算機軟體工程、計算機軟體技術工程、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工程、計算機網路技術工程、計算機資料庫或計算機資料庫技術專業四名……

思崗縣公安局,法醫學、基礎醫學或臨床醫學專業兩名,計算機網路技術工程一名;東港縣公安局,法醫學、基礎醫學或臨床醫學專業一名,通訊工程、廣播電視工程或資訊與通訊工程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