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照歷史的發展,長社一把大火之後,皇甫嵩和朱儶趁勢進擊汝南、陳國黃巾軍,敗波才部於陽翟(今河南禹縣),波才戰死;又敗彭脫部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八月,再敗東郡(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黃巾軍卜已部於蒼亭,卜已亦被俘殺。東郡、汝南、潁川三郡黃巾主力覆滅。

後因盧植率軍全力圍攻廣宗三月不下,靈帝改派東中郎將董卓接替盧植,亦為張角大敗於下曲陽。十月,東漢王朝再調皇甫嵩為帥,進攻廣宗。適值張角病死,黃巾軍失其主帥,士氣大挫,兵無戰心,這才成就了皇甫嵩漢末第一將的功名。張角死後,皇甫嵩乘勢突然發動夜襲,義軍倉猝應戰,張梁等以下3萬餘人戰死。十一月,皇甫嵩揮師轉攻下曲陽,張寶戰死,全城10餘萬人被殺。

皇甫嵩又道:“一旦此地戰事結束,我軍便可兵分兩路,我與公偉繼續進擊東郡、汝南兩地黃巾軍,元常賢侄可率本部數萬人馬馳援廣宗,助子幹拿下廣宗城,如此才可保住子乾性命,兩位以為如何?”

朱儶和丁淮對視一眼,齊聲道:“敢不應命。”

正文 第十三章 長社縱火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12 本章字數:3399

其實,皇甫嵩的這個安排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完美,不但能夠繼續進擊東郡、汝南兩地的黃巾,而且還可以救援盧植,可謂是兩全其美。但是,實際上,只要是兵分兩路,這兩個效果都能達到,問題就出在人員的分工上。

以皇甫嵩和盧植的交情來說,對於這種關係到盧植身家性命的事情,皇甫嵩理應是親自率軍救援盧植,兩人一旦合兵,實力勢必大增,這裡不單指兵力。若是一對一,兩人誰都不是張角的對手,但是一旦兩人在一起,張角便不是兩人的對手,廣宗城必然難守。

但是,人都是自私的動物,雖然兩人平日裡關係很好,一旦和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都會首先選擇利益,而放棄友情,這個理論無論在什麼朝代,還是無論對於什麼人來說,都是千古不變的真理,能夠真正做到不被名利纏身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盧植雖然能夠做到這一點,但並不是說皇甫嵩也能做到。

若是皇甫嵩親率大軍救援盧植,兩人聯手雖然能夠大敗張角,但畢竟河北戰區是盧植主要負責,功勞大半必然都是盧植的,而且皇甫嵩還會失去掃平東郡、汝南兩地黃巾軍而立下顯赫戰功的機會。

這樣以來,對於皇甫嵩而言,就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炫耀的戰功了,但是對於盧植和丁淮卻都是會因為戰功卓著,而得到皇上的大肆封賞的,這個結果當然不是皇甫嵩想要的,所以皇甫嵩是不願意放棄東郡、汝南兩地戰功的。

丁淮現在能做的也只是在心中暗歎,也不能怪皇甫嵩,如果換了朱儶或是自己,恐怕也會這樣去安排。但,丁淮表面上還要裝作十分欣喜的樣子,道:“皇甫叔父如此安排真是兩邊兼顧,十分恰當,小侄萬分欽佩。”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即使再聰明,也還是很好騙的,皇甫嵩和朱儶兩人心中都是這樣的想法,只不過一個是心中竊喜,一個是暗歎一聲而已。在竊喜的同時,皇甫嵩心中也是暗歎一聲,賢侄,這次只能對不住了,畢竟你還年輕,以後獲取戰功的機會還狠多。

分工已定,三人便開始心懷鬼胎地商議如何儘早結束此地戰事,本來丁淮是不願使用火攻的,但是由於事態緊急,而且丁淮發現皇甫嵩似乎也想到了火攻這個計策,所以為了不讓長社之戰的首功落在皇甫嵩的頭上,丁淮最終還是率先向皇甫嵩提出了火攻的建議。

“呵呵,元常的計策與嵩簡直是不謀而合,英雄所見略同呀。”壓抑住內心的震驚,皇甫嵩故意裝作很輕鬆的樣子,“自古英雄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