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一句“腦袋上的辮子雖不在,可心中的辮子卻在!”,說的是那麼的豪邁,也是那麼的激昂,聽到這話的滿州將領們對趙良棟都是刮目相看。
趕到的安珠瑚更是連連點頭:腦袋上的辮子可以沒有,但心中的辮子一定要有!
趙良棟自己都有些感慨,因為他覺得這句話完美的詮釋了他的所作所為。
因為他趙良棟絕對不是小人,更不是狗賊!
他的忠義是烙在骨子裡的!
他不是在背叛誰,而是在履行自己忠義使命從軍的第一天,趙良棟就是大清的兵。
大清,是他唯一效忠的物件,也是大清,給了他現在的一切。如果不是大清,他趙良棟不過是陝西的窮漢子,哪裡會成為帶兵的官。即便吳三桂這麼信重他,讓他做陝西提督,可歸根結底不還是大清給的嗎?如果不是大清,他趙良棟又怎會從一眾窮軍漢中脫穎而出,有今日的造化。
是,他當初是得罪過滿州將領,導致到手的貴州提督泡了湯;他是和同僚不對付,以致被一個無名之輩排擠,一氣之下棄官回鄉。但這些事情從來就沒有讓趙良棟對大清失望,乃至絕望,生出厭惡之情。
沒有人比趙良棟更瞭解自己,忠義二字是他做人的底線。
矛盾的是,以忠義為做人底線的趙良棟卻成了陝甘第一個響應吳三桂的將領。他違背了做人底線,背叛了他發誓效忠的大清。
這就如做了窯姐還要立牌坊一樣,可趙良棟卻不這麼認為,他響應吳三桂只是單純的為報恩,報洪承疇的恩。
大清給了他從伍的機會,真正讓他揚名立萬的機會卻是洪承疇給的。如果不是洪承疇將他調到湖南,他趙良棟或許這輩子也只是個小小遊擊,哪裡會在西南之役那麼威風。
不過現在洪承疇已經死了,趙良棟不認為自己欠吳三桂的,所以他沒有理由繼續替吳三桂賣命。只是,他卻也沒有馬上反叛,重投大清的“懷抱”,因為他雖然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是忠於大清的,可他畢竟造了大清的反,故而他擔心大清不會理解他,不會再接納他。
並且,他一心忠誠的大清似乎形勢越來越壞,他不想賣命的吳三桂勢頭卻越來越好。
為人耿直,不意味著趙良棟為人單板迂腐。
在這種矛盾心態下,趙良棟違心的在吳軍之中效命。但他卻收到了清朝河南巡撫賈漢復的招攬信,趙良棟“不為所動”,因為他不可能自己往火坑跳。
沒想到的是,正旦之後,吳軍的軍事行動接連不順,更被鰲拜指揮的清軍伏擊,折損近兩萬人。雖然吳三桂聞訊之後從潼關親自趕來指揮,並且重新組織進攻,趙良棟卻老是眼皮子跳,擔心吳軍還會吃敗仗,甚至有可能被清軍徹底擊敗。
白天的大戰,最終的結果讓趙良棟既高興又恐懼。
高興的是大清還有救,恐懼的卻是大清真有救的話,恐怕他趙良棟的腦袋就要不保。
這時,一個從包圍圈逃出來的軍官卻為趙良棟帶來了鰲拜的親筆信。
得到鰲拜的保證後,趙良棟咬牙做出了決定。
事情進展之順,讓趙良棟鬆了口氣,現在只要把前面擋著的王屏藩解決掉,他在大清那邊就算真正洗涮了自己“投賊”的罪過了。
“王屏藩,你有什麼資格罵我!你殺的漢人難道比我還要少嗎!要說背叛,也是你們關寧軍先背叛的明朝!”
趙良棟冷冷的看著王屏藩,目光中滿是鄙夷。說他趙良棟是背信棄義小人,那他王屏藩更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年一片石大戰,可是吳三桂引來的大清兵。而他王屏藩更是比他早兩年替大清征戰,死在他刀下的明軍和百姓絕不會比死在他趙良棟刀下的少!
王屏藩的身子顫了一下,沉默在那,突然,他用勁叫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