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伊弈高呼優勢在我,但麾下的將領提督卻不是傻子。

江古郡是古戰場不錯,也曾多次決定江南之歸屬。

但實際決定江南之歸屬的,是川州和金陵郡。

不過,川州和金陵郡的得失決定江南之歸屬是對於江南來說的,對北方來說,是決定天下一統的地方。

所以,說江古郡決定江南之歸屬,也不算差。

畢竟想要統一江南,這裡便是一個古戰場,可以彙集大量的兵力展開決戰。

勝利者,將會以絕對的優勢,拿下整個江南。

當然,這是在江南只有兩個勢力的情況下是這樣的。

而且這樣的戰場其實並不是這一個,只是江南大營的主力集中在了這裡,那麼這裡便成了真正決定江南是歸屬的戰場了。

所以漢軍在這裡作戰,輸了那就是全輸。

而贏了,則會給白蓮教帶來巨大的收穫。

但無論怎麼講,只要漢軍勝利了,那麼大乾丟失江南之地是一定的。

至於後續白蓮教和漢軍怎麼對江南之地進行劃分,那就看以後了。

而誰能統一江南,那就要看各自的手段。

可以說,這片戰場,或許決定不了江南的命運,但可以決定漢軍的命運。

至於說大乾,無所謂,自古就是從北往南打好打,但是從南往北打,那就不好打了。

這場戰鬥即便是大乾的江南大營全軍覆沒,金陵郡這裡被漢軍或者白蓮教拿下,那還有川州呢。

要知道川州的地位也不算低,易守難攻,江南九州,八州好拿,但是川州就不好拿了。

所以想要真正的割據江南,需要消滅江南大營,然後拿下川州才行。

不然,也僅僅是割據,還是不穩定的那種,大乾隨時可以從川州順流而下,配合大軍一舉拿下大江防線。

然後,

渡江,

平叛!

大致就是這樣,大乾可以忍受江南的陷落,但江南大營卻不能。

他們輸了,那就是輸了,從此江南大營也就不再了。

親王伊弈還能逃,他們這些提督、將軍就不一定可以逃的了。

一眾提督和將軍不是傻子,他們也清楚的知道,漢軍能夠以極快的速度攻破兩關,兵鋒直奔中軍,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精銳了。

他們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麾下的軍隊,沒有一個可以做到這樣。

無論是從行軍速度還是攻打這些關隘,他們都做不到。

所以親王伊弈信心十足,他們則是沒有什麼信心。

別看十三萬對五萬優勢很大,但打起來,他們還真的不一定能夠戰勝漢軍。

因為軍隊越大,戰場越大,漏洞也就越多。

有時候,一點小小的漏洞被敵人抓住,那麼就會變成巨大的漏洞,最後兵敗。

相比於親王伊弈,他們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心中門清。

但這又如何,親王伊弈下定決心打,他們也只能打。

況且都被漢軍騎臉輸出了,你不想打都不行

除非.........

投降!

一想到這裡,一群大乾的將軍提督,無一不是搖頭。

投降可以。

但漢軍起碼也要先打敗他們才行!

這般直接投降,有失身份。

而且這樣投降了,漢軍也不一定重視你。

還有,與其投降漢軍,還不如投降白蓮教。

畢竟漢軍的政策下面來說很好,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就不好了。

但無論這些人怎麼思索,決戰是免不了的。

隨著親王伊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