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劉武的決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兩種情況,其實就是漢軍未來的兩種道路。
可以說,這種情況對於漢軍來說,那就是定下先例,未來依例執行的。
同樣,未來漢軍的發展,也是如此。
選擇第一種,那就是先示敵以弱,跟這些地主、士紳、豪強打成交易,然後透過政策等手段,將這些人分化出去。
如此一來,漢軍每佔領一塊地盤,就能很快的穩定下來。
到時候徵兵徵糧,都很是方便。
然後漢軍就能快速的擴大戰果,大軍不斷的向前,每到一地不能說可以輕鬆攻克,但是也能做到很好接收。
到最後,說不得就可以傳檄而定,一統天下。
到那個時候,攜天下大勢,再來完成這種事情。
可以說,王文才的這種思路,是傳統爭霸天下的思路。
只不過這種事情在未來並不好說,畢竟當自己的勢力足夠大的時候,這些地主士紳已經成了漢軍勢力的既得利者,怎麼可能輕易放權。
到時候的反撲力度,對漢軍來說更是致命。
甚至是讓整個華夏,四分五裂也不無可能。
最後,大機率會出現一位可以妥協的雄主,橫掃天下,重新建立政權。
況且,若是將這些地主、士紳、豪強納入漢軍的體系,接納了他們。
估計等不到一統天下,漢軍就變質了。
而且,這種為了自身利益膽敢反叛的豪強,即便進入漢軍也不會同漢軍一條心。
他們只會隨著漢軍的壯大,趴在漢軍身上痛痛快快的吸血。
只不過這些事情都是未來有可能發生,或者說未來必然發生的。
但是,這個策略對當下是有很大的好處。
同樣,程懷遠所言,雖然沒有太多的深層意思,只是單純的為那些分過田的百姓考慮,只是為漢軍的軍心考慮,只是為漢軍未來要不斷妥協考慮。
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劉武所考慮的。
雖然,程懷遠考慮的淺顯了一點,但是劉武卻可以從中延伸出更多的東西。
首先,鐵血鎮壓這些叛亂的地主豪強,可以做出一個表態,那就是漢軍是真的要均分田地,廢除苛捐雜稅的。
如此這般,漢軍將取信於民,取信於天下。
雖然到時候漢軍將與天下地主、士紳、豪強為敵,但是也將收穫廣大的貧民百姓。
而且,這種秩序的建立,也會受到諸子百家中的法家的青睞。
雖然說諸子百家的理論大多不存,或者被儒家吸收。
但是,這不代表法家是這樣的。
皇朝又有千百年,法家必然是有著忠實的擁躉者。
而且,很多喜歡秩序的人,有志向的人,也會對漢軍蜂擁而至。
不僅如此,鎮壓了這些叛亂,也能快速穩定黃鶴郡的局勢,為漢軍爭取了更大的戰略迴轉的餘地。
同時,拿下了這些人,無論是軍心還是民心,都會穩定下來。
不僅僅是這樣,這其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一點就是漢軍所建立的初衷,那是一個為華夏,為百姓做事的軍隊,非是為了劉武的一己之私。
只不過,做出這個決定以後,黃鶴郡會血流成河,未來漢軍戰士的鮮血,也會撒邊天下各地。
而這種,無疑是最困難的。
所以,劉武只是思索了一下。
“我漢軍,是一支為了百姓、為了天下的軍隊。”
“祂不是我個人的,也不是任何一個野心家的。”
“祂,承載了我的理想,同樣也承載了百姓對未來的展望。”
“我雖然知道血流成河不好,可是這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