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不敢念戰,在阻擋住楊再興的衝鋒後,立刻領兵撤退,同時間,對面也響起鳴金聲。
楊再興正爽著了,他許久這麼痛快的廝殺過了,見金軍欲走,哪裡肯罷休,催馬就追,一旁的折彥野趕緊攔在他身前,抬手道:“楊將軍請留步。”
“你為何攔我?”
楊再興巨槍一指,鼓著一對大眼,瞪向折彥野,好像好宰了折彥野一般。
話應剛落,忽聽得一聲悲壯的嘶鳴,只見楊再興胯下戰馬,突然倒下,楊再興一不留神,就被摔了出去,在地上滾了三圈,才站了起來,狼狽至極,自己都嚇到了,呆呆的望著自己的坐騎,一臉茫然。
楊再興手下的將士們這才鬆了口氣,沒有了馬,你總該消停一下了吧。
其實他們早就支撐不足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楊再興那深不見底的體力,完全就是楊再興個人英雄主義撐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的極限,此時已經是強弩之末,要是再來個兩三回,那猝死的就不是戰馬了,而是他們自己了,實在是跑不動了,這以停下來,他立刻覺得自己的手腳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全身發軟,光是拿著武器,就彷彿要用盡全身所有的力氣。
PS:求月票,求推薦……(未完待續……)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激戰
整整三十六道傷口!
不是人,而是楊再興的戰馬。
可見這匹戰馬對楊再興是非常忠誠的,如果它是在衝鋒的時候倒下,那楊再興必將九死一生,然而,它雖然已經身受重傷,還是支撐到了金兵退去。
看到這一幕,宋軍將士無不對這一匹戰馬肅然起敬。
但也由此可見,方才的對沖是多麼的激烈,這絕對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衝鋒,上至大將,下至士兵,每時每刻都是險象環生,一直以來宋軍的騎兵總是令人詬病,但是今日過後,相信無人再敢小覷這宋軍的騎兵,當然,這裡面楊再興的個人因素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他的勇猛,才鼓舞了士兵,敢於直面與女真人對沖,這也是楊再興最有魅力的一點。
這一戰從傷亡來看沒有勝負,雙方都是損失慘重,但是從戰略意義來看,宋軍還是取得了大勝,原本這一支豪華軍團已經是瀕臨絕境,然而,楊再興的到來,鼓舞了大家,宋軍士氣大振,而且楊再興還帶來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皇帝正帶著援兵、糧草往這邊趕來,不日便可到達。
這真是久旱逢甘霖,無比的振奮人心。
這一路大軍彷彿重新獲得了新的生命,軍心一下子就穩定了下來。
與之相反的是,金軍在一戰中受到了重挫,原本宋軍龜縮在車陣內,他們久久未能取勝,還是有理由可講的,但是如今宋軍衝出來打,他們兀自沒有獲得全勝,這很傷他們的自尊,紛紛求戰,要求在於宋軍決一死戰。
高慶裔見將士們就帶有極其強烈的個人情緒,反倒是不敢大舉進攻。因為他明白,一旦打起來了,這些大將的個人情緒會影響他們的判斷,極有可能中了宋軍的陰謀,於是不予搭理,反而命令士兵固守陣線,阻攔宋軍前進的步伐。
不過,宋軍也沒有急於前進,而是等待援軍的到來。
不到兩日,趙楷就親自率領大軍趕到了。
這御旗一豎。宋軍將士齊聲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一詞,終於再降燕雲。
自檀淵之盟前,宋真宗渡黃河御駕親征後,之後就再沒有皇帝領兵打仗過,更別提來到燕雲,大宋皇帝,唯一踏足燕雲的就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趙楷的先祖,宋太宗。宋太祖的話,因為他的先南後北戰術,導致他消滅南方政權之後。就杯酒釋兵權,然後就病逝了,沒有來得及北伐,宋太宗即位後。才發動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