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福爾摩斯您肯定聽說過,神探,為什麼說一個人是兇手,你鞋上沾的泥巴只有某地方有,衣服上這個不起眼的小斑點是花粉,同樣只有某地方有,你去兇殺現場,卻謊稱沒去,人絕對是你殺的。
總是出現這樣的情節,看小說時感覺很神奇,感覺這個人物很厲害。確實厲害,確實知識淵博,不過那終究是小說,而且是很多年之前的小說。在法庭上,法官不會或者不敢採信這樣的證據,你憑什麼說泥巴來自同一個地方,憑什麼確定花粉來自同一個地方?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正在學習的知識就能利用上,做實驗,用科學手段分析嫌疑犯腳上的泥巴與案發現場的泥巴是否具有同樣成份,花粉亦然。”
二人面面相窺,看樣子沒完全消化。
韓博接著道:“對我來說,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只是基礎,我真正想學想研究的是法庭科學,一門自然科學和法學相交叉的邊緣學科。比如法醫物證鑑定,就要運用免疫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
要利用遺傳學標記系統的多型性對生物學檢材的種類、種屬及個體來源進行鑑定。其中就包括個體識別、親子鑑定、性別鑑定、種族和種屬認定等等,就涉及到dna比對技術。
比如法醫毒物鑑定,一樣離不開化學手段;再比如微量物證鑑定,不光要運用物理學,同樣要運用化學和儀器分析等方法,透過對有關物質材料的成份及其結構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對檢材的種類、檢材和嫌疑樣本的同類性和同一性進行鑑定。”
“這麼說真有大用!”
“非常有用。”
韓博笑了笑,接著道:“‘法證之父’艾德蒙羅卡建立了一套黃金定律:‘凡兩個物體接觸,會產生轉移現象。既會帶走一些東西,亦會留下一些東西’。而這也是現代刑事鑑識科學的基石。
再給您打個比方,兇手開槍殺人,作案之後把槍丟了,無目擊者,編造不在場證明。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有辦法,因為在射擊過程中,撞針撞擊子彈,使得火藥迅速燃燒,會在槍膛內形成一股高壓氣體。
這股氣體在推動彈頭脫離槍口的同時,也隨之從槍口高速噴出未燃盡的火藥顆粒、槍油、金屬屑、菸灰等殘渣。而在一定距離和範圍內射擊時,就會在目的物或障礙物以及嫌犯手上留下這些微粒物質,也就是國外同行所說的‘射擊殘留物’。
跟彈道、指紋及dna一樣,槍械不同,殘留物也不同,槍和槍的射擊殘留物分佈特徵都完全不同。我們只需對嫌犯的手、衣服或手套等相關證物進行採集、鑑定和比對,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開過槍,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槍械。”
張主任聽說過赫赫有名的美國華人神探,勐然反應過來,不禁笑道:“盧書記,我明白了,小韓是要當李昌鈺那樣的神探,這些知識對他真有用。”(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二章 “國內第一個”
搞清楚李昌鈺幹什麼的,再三確認李昌鈺祖籍南港,老盧很高興。
老鄉,南港出人才!
搞得跟人家是良莊人一樣,也不管人家現在的國籍,不管人家是在什麼地方成長的。你把人家當老鄉,人家不一定會把你當老鄉,韓博不想掃他的興,正好李曉蕾回來了,不再聊這個話題。
飯店不去,過去五個月,平均兩天去一次飯店。
烤鴨不吃,鴨皮沾醬有什麼好吃的。全中國轉大半圈,吃過無數大飯店廚師做得菜,手藝比富嫂差遠了。
老盧這也不去,那也不吃,往大雜院帶又不太合適,李曉蕾沒辦法,只能回大雜院翻冰箱,拿菜過來親自下廚,招待這位備受良莊人尊敬的老書記。
“沒想到曉蕾有這手藝,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